古诗词视频教学( 二 )


再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提到的“茱萸”、《清明》一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中的情感 。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诗词的价值取向、主旨等形成初步的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也会逐渐厚重起来 。
2 学法引导——厚在策略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可以说句句如玉、字字珠玑 。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语言,品读悟情 。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进行学法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
1.读通读顺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将诗 词读通、读顺 。
多种方式的朗读是突破诗词“点”的重要保障,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情感得到提升 。
一是可以范读,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意境; 二是可以同学间合作读,以检查字音和节奏的正确性;三是可以个别读,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检查,明确字音 。
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地理解诗词内容,是实现“短文厚学”的重要保障 。
2.品味含义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诗词内容的学习了 。
每首诗都有“文 眼”,俗称重点字,也就是全诗的“点” 。
理解了这些字词的含义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点”到“面”,体会诗词的内涵 。
因此,品味关键词语至关重要 。
3.展开想象 在初步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 。
这样,文本才会更加厚实、饱满 。
教师可以结合课前收集 的资料引导学生展开多方面的想象 。
一是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 。
在教授叙事性诗词时,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更加厚重 。
比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人李白的性格展开想象:面对渐行渐远的小船,李白会想什么?学生可以从回忆、盼望、惆怅等不同角度去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诗中表达的送别的深情,不用教师强调,学生也能理解了 。
二是想象故事情节发展 。
进行这方面的想象,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读写结合,进行扩写 。
如《赠汪伦》一诗,学生品味词语含义后,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分别时,汪伦会唱什么歌?”“听到歌声,李白会说什么?会做什么?”从多角度对故事情节进行扩展后,学生可以将二十八个字的诗歌扩展成上百字的现代文,学生的写作水平也由此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
三是想象特定环境 。
在对人物内心活动与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的同时,还可以想象特定的环境背景 。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在进行背景资料补充后,教师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安史之乱时,人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一切毁于战火,那是怎样的景象?”“战争平息后,百姓的生活渐渐有了好转,又会呈现怎样的景象?”通常想象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诗人的欣喜若狂就不难理解了 。
4.明理知情 通过品味词语含义、多角度想象,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怀 。
这是古诗词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层次 。
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 。
一是用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
在教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如果在学生想象、资料补充的基础上,将杜甫老泪纵横、喜极而泣的视频给学生观看,会更直接触动学生心灵 。
二是用音频资料辅助教学 。
悠扬的古琴、琵...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古诗词时中国具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中华名族优良文化的传承,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更应注重古诗词的教学,使学生对古典和传统有所理解,为其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此进行相关探讨 。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古诗词饱含诗人的情绪,用诗词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古诗词的内容和字面意思的理解,对古诗词中隐含的美丽意境和浓厚情感通常要通过诵读来感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难以挖掘出古诗词作品中丰富的美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