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娘是哪里的叫法,古代对姥姥的称呼

1、古代对姥姥的称呼古代对姥姥的称呼:
外婆、阿奶、外婆阿奶、奶奶:外祖母(奶,音n?。荒棠?nbsp;, 音nān?。?。
将外公叫“大大”,将外婆称“奶奶(音nān?。保?可显得更亲近些 。在中国北方,入赘的上门女婿,生了孩子,外孙、外孙女叫外公外婆一般也叫“爷爷奶奶” 。
另外 , 因现在独生子女多 , 女儿出嫁后,往往公婆和父母两面设婚房,女儿仍将娘家视作自己家,而不像以前那样当作亲戚,这样一来 , 就会让孩子称呼自己父母亲为“大大、奶奶(音nān?。保?或者是“爷爷、奶奶”(交流用普通话时) 。
扩展资料
“姥姥”和“外婆”及相关问题
在我国亲属称谓系统中,母亲、妻子、姐妹及女儿方面母系亲属称“外”,“婆”有“祖母”义,“公”“婆”相对,“公”有对应的“祖父”义,“外公”“外婆”与“外祖父”“外祖母”、“外孙”“外孙女”等组成了亲属词词群 , 语义显豁,出现时间也较早 。
相对而言,“姥姥”语源较为隐晦,引发人们的猜测 。其实,作为外祖母的称谓 , “姥姥”是由“姥娘”演变而来的 。俞敏(1999)推断,北京话中原来外祖母的称谓方式是“姥娘” , 而小孩子喜欢用叠字称呼,“姥姥”就产生了,而“姥娘”则专指接生婆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姥姥”收有两个义项,其中“外祖母”义为普通话词汇,“接生婆”义为方言词,标〈方〉 。“姥姥”(老老)的出现比“外婆”要晚得多,大概在明代以后 。
其实 , 《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姥姥”是外祖母称谓的泛化用法,犹如“奶奶”也有类似用法 。这也表明“姥姥”早就进入有影响的书面语了 。
“姥娘”原写作“老娘”,《现代汉语词典》一直只立“老娘”条,未立“姥娘”条,其中“外祖母”义标〈方〉 。“姥爷”原写作“老爷”,《现代汉语词典》原先只有“老爷”条,第3版才立“姥爷”条 。揭去字形遮蔽的面纱,“姥姥”的语义也变得显豁 。
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有广泛的地域优势,普通话还是书面语的基础 。“姥姥”是北京话词汇,变成普通话语汇的机会较多,能在活生生的语言运用中优先被确定下来 。“姥姥”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版中标〈口〉 , 第3版以后去掉了〈口〉,变为普通话通用词 。
“外婆”虽然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但在北京话及周边大片官话区确实不说,标〈方〉是可以的 。但“外婆”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流行歌歌词广为人知 , 甚至也被部分北方作家接受,加上“姥姥”类称呼不像其他普通话称谓那么通行,据此取消“外婆”标〈方〉也有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