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古诗词基础训练答案( 二 )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学后反思】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一、感情朗读,背诵 。
二、理解、赏析:2、时间从早晨到傍晚 地点 望江楼 人物 闺中妇人 事件 盼望归人3、盼望心上人(丈夫)的归来; 4、分别的地方5、希望——失望——绝望(肠断) 6、肠断白苹洲7、抒发了女子盼望归人而始终不见的无限惆怅之情 。
8、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不能,尽是完的意思,说明女子等待时间之久,能体现她望穿秋水,不见心上人归来的惆怅之情,而境则无法传达出如此丰富的含义 。
武陵春/李清照一、感情朗读,熟练背诵 。
二、理解、赏析2、同意:作者以两个外在的行为动作“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表达了内心无限的惆怅 。
3、上片的情感可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来表现,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 。
4、运用夸张和比喻,化虚为实,把把看不见的、没重量的愁说成连船都载不动,写得具体可感,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忧愁之深、之重 。
【知识迁移】根据提示,写出以下写愁的诗、词句 。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③、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比较阅读】(一)《望江南》和《武陵春》1、《望江南》时间:早晨到傍晚 。
事件:梳洗罢,登楼盼人归 。
景物: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 。
人物情感(变化):“希望”——“失望”——“肠断...
初二语文学习计划初二下学期的学习就是纠正初一的缺点,巩固初二的知识点,打下初三的理想基础 。
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 。
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无论初二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都已经是历史是过去,初二下学期到底该怎么学呢? 新年之后,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 。
初二下学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并加以推倒才能解除问题的最终答案,利用所学的识和曾经解过的题型,找出解题的方法,理清思路,迅速的将答案表达清楚,这一点对初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初二是初中阶段的过期,课业负担重,学习特别累,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如何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初二年级的学习? 第一.主次分明,把握重点学科 。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8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 。
其他20%的时间留给其他的科目 。
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 。
初二下学期除了听好课,还得多关心时事,如关注一些新闻等等,中考会涉及奥运的考点等 。
这些国家大事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一下 。
第二.学习生活时间合理安排 。
一般早晨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建议读英语,记单词 。
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 。
其它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就抄下来以积累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就轻松多了 。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让孩子克服以前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例如一些男生比较粗心、对简单问题过分轻视、学习热情不能长期保持等等,一些女生的学习上容易分心、不专心等问题 。
另外平时准备错误集锦本,遇到容易出错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 。
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了 。
初中二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 。
第四.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 。
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和辅导 。
第五.课后温习加巩固练习 。
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 。
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 。
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适合自己就用哪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