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古诗词基础训练答案( 四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篇目四】《山市》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篇目五】《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公大笑乐 。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篇目六】《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
”其邻人之父亦云 。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附录诗歌〗《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龟 虽 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观书有感》——朱熹(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
怎样学好初二语文?升上初二,要学的内容也渐渐增多了,学习的时间日益紧张,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提升语文成绩 。
展开全部一、课前预习习惯(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_”,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
二、课堂学习习惯(1)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及其他学习材料准备好,左边的放在左上角,右边的放在右上角 。
静坐齐诵或齐背古诗文,等候教师上课 。
(2)学会正确地使用铅笔、圆珠笔或钢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用笔卫生 。
(3)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
(4)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
(5)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 。
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
(6)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