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桃花诗词博客( 三 )


朝云歌喉将啭 , 泪满衣襟 。
子瞻诘其故 , 答曰:‘奴所不能歌 , 是“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
’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 , 而妆又伤春矣 。
’遂罢 。
朝云不久抱疾而亡 。
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
”蝶恋花苏轼蝶懒莺慵春过半 。
花落狂风 , 小院残红满 。
午醉未醒红日晚 , 黄昏帘幕无人卷 。
云鬓鬅松眉黛浅 。
总是愁媒 , 欲诉谁消遣 。
未信此情难系绊 , 杨花犹有东风管 。
【作品鉴赏】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 , 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 , 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
春光已消逝大半 , 蝴蝶懒得飞舞 , 黄莺也有些倦怠 , 风卷花落 , 残红满院 。
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 , 心事重重的少女 , 不免触目伤情 , 倍添寂寥之感 。
自然 , 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 , 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 , 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 。
发端写景 , 下了“懒”、“慵”、“狂”、“残”等字 , 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 , 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 。
以下写人:红日偏西 , 午醉未醒 , 光线渐暗 , 帘幕低垂 。
此情此景 , 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 , 神倦魂销 。
无一语言及伤春 , 而伤春意绪却宛然目 。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形象 , 过渡到写内心世界 , 点出伤春的底蕴 。
首句以形写神 , 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 。
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 。
“总是愁媒 , 欲诉谁消遣” , 是说触处皆能生愁 , 无人可为排解 。
“总”字统括一切 , 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 , 而又无人可以倾诉 , 则心绪之烦乱 , 襟怀之孤寂 , 可以想见 。
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 。
煞拍宕开 , 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 , 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 , 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花非花 , 花中身价不高 , 且随风飘荡 , 有似薄命红颜 , 一无依托 。
这里即景取喻 , 自比杨花 , 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 , 愈觉凄恻动人 。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 。
它创造出新意境 , 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 , 显得不同凡响 , 别具一格 。
求《蝶恋花》诗词及鉴赏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 望极春愁 , 黯黯生天际 。
草色烟光残照里 , 无言谁会凭阑意 。
拟把疏狂图一醉 , 对酒当歌 , 强乐还无味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译文]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 , 望不尽的春日离愁 , 面对从遥远无边的天际而产生心情沮丧忧愁 。
碧绿的草色 , 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 , 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酒醉 , 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 , 但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
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 , 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 , 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
【品评】这是一首怀人词 。
上片写登高望远 , 离愁油然而生 。
“伫倚危楼声细细” , “危楼” , 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 , 游目必远 。
“伫倚” , 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
但始料未及 , “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 , 黯黯生天际” 。
“春愁” , 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 , 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 , 一方面是力避庸常 , 试图化无形为有形 , 变抽象为具象 , 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
接着 , “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 , 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