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写法怎么样?( 四 )


关键词 写字 现状 原因 对策
写字是学生语文素养一个重要体现,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就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农村小学生写字水平却不尽人意,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
一、现状
1 点画不到位 。表现在两个方面:点画的“摆位”不到位,形成了横不平,竖不正的情况,如“平”“十”,横不能横,竖不能竖,东倒西歪,汉字的艺术美的特征荡然无存 。笔画长短不到位,该长的不能长,该短的不能短,如“喜、善”中间的横画比较长,其余的横画比较短,再如“中、申”中间的竖画要写的长一些 。
2 结构不合理 。汉字,素以结构组合美妙、大方而著称于世 。然而大多数学生生不知如何组合,该左右对称的不能左右对称,该疏密匀称的不能疏密匀称,该参差变化的不能参差变化 。
3 书写态度不端正 。主要表现在书写随意,字迹潦草,涂涂改改的也很严重 。
4 格式不规范 。表现在首段开头不空格,标点符号不占位,字体摆在格子外,字距与行距没区别等等 。
5 写字姿势不端正 。姿势端正是写好字的保证,很难想像一个东倒西歪的人能把字写好 。农村小学生写字姿势不端正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个一”基本没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部或向左侧偏,或头低太厉害,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 。
二、原因
1 写字课若有若无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课程方案》上明确规定了写字课的课时量 。但是,在农村一些学校只是在课程表上安排了写字课,而实际上大多数写字课都被语文教师挪作他用,写字课也因此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若有若无的角色 。
2 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写字教学绝不是几个领导、三两个骨干能够解决的事情 。写字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写字教学的教师队伍,才能从根本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 。在农村,一些教师的基本功不过硬,特别是在写字方面,这就使写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
3 学生课业负担偏重 。“小学
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这是国家三令五申地对小学生作业量的要求 。然而在农村,这个条例被架空 。因为这个教师布置一点,那个教师布置一点,学生的作业总量远远超过一个小时 。作业一多,写字质量就难以保障 。
4 家长的教育、认知有偏差 。家长在孩子写字教育方面存在认识偏差:一部分家长过早让孩子写字,由于孩子手部肌肉发育不够健全,而又缺乏有效和正确的引导,造成错误的握笔
及写字姿势;另一部分家长则听之任之,认为孩子们写字完全由学校负责,对孩子的监督管理不够;更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考到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