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汤圆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正月十五吃汤圆什么时候吃( 二 )


3、吃汤圆的时候多喝点汤
汤圆由于是糯米制成,容易发腻,这时候多喝点煮汤圆的汤水,可以帮助促进消化 。其次,汤圆中很多微量元素、营养素会在烹饪的过程中溶解在汤中 , 所以,吃汤圆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多喝一口汤 。
4、糖尿病病人谨慎吃汤圆
汤圆给人的第一口感就是“甜” , 为了追求口感,往往在汤圆的馅料中会加入许多的糖分,这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是需要注意的事情 。建议糖尿病病人在选购汤圆时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汤圆 , 在烹饪过程中不要再加入过多的糖分 。

正月十五吃汤圆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正月十五吃汤圆什么时候吃

文章插图
2、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正月十五风俗有哪些元宵节吃元宵是很常见的风俗,元宵节吃元宵最好是在中午或者下午,因为元宵一般是用糯米粉制成的,不是很好消化 , 早上起来胃肠功能不是很强 。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以前的习俗一般是晚上六七点吃元宵,元宵节古代也称中元节,晚上全城出动观花灯、猜灯谜 。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比较难消化,古代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为了在晚上看灯时不饿,就会选择晚上吃汤圆 。这样后面出去观灯猜谜时间也比较持久,也能消食 。现在没那么多讲究了,高兴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不过从健康的角度来说 , 早餐还是不要吃元宵 。
正月十五风俗有哪些
1、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 , 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 , 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 , 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 , 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 , 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 , 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 。龙腾鱼跃 , 花灯焰火照耀通宵 。鼓乐游乐 。喧闹达旦 , 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