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有哪些,二十四史有哪些

1、二十四史有哪些      01
      二十四史指的是自汉到清陆续编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清乾隆时定为“正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
      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 , 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共三千多卷,近四千万字 。主要记载从黄帝到明末四千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地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史料 。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 , 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 , 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 。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 。“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 , 在“十三史”的基础上 , 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 , 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 。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 。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 。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
二十四史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