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为什么停播,奇妙逻辑思维为什么不能在苹果平板上无法安装( 三 )


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信息不够,而是信息的过载,两者都是做了信息的过滤 。差别是,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来推送内容,自己不生产内容;罗辑思维通过自身的生产和得到平台上优质作者,提供用户需要的价值 。
今日头条抢占用户时间,罗辑思维帮用户节省时间 。
抢占时间与节省时间,哪种模式能走得更长
内容付费的核心其实不是付费 , 而是保证用户持续稳定的优质体验,甚至去不断思索如何把用户体验做的更好 。
罗辑思维几年如一日的输出高品质内容,罗胖每天一条60秒的语音背后是大量阅读、思考、以及和别人的交流心得等 。在增加了“得到”之后,又聚集了一批能输出优质内容的作者 。付费内容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用户知道自己在哪里被“消费”了,而且平台方会不断提供更好的体验,严选更优质的商品 。
这是一种长期“滚雪球”的模式,时间越长,用户的黏性就越强,通过口碑建立的护城河也就越强 。而且从长期看,中国的中产阶级崛起是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会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但是要持续 , 稳定输出优质内容,非常不容易 。
而节省时间这个事 , 本身就值得付费 。
虽然今日头条的模式是算法推荐,但据CEO张一鸣的公开演讲透露,用户使用今日头条的在线时长日均超过1个小时 。从用户体验上,今日头条是一个很能“杀死”用户时间的产品 。内容海量、长尾,覆盖的人群宽广 。
这有点类似沃尔玛,对于大而全的沃尔玛模式来说,就是零售行业的今日头条 。通过巨大的用户流量,将赚取用户的“差价”部分压缩到最小 。沃尔玛当年能够打败Kmart这样的竞争对手,就是依靠很薄的差价,巨大的规模效应带来采购成本的降低,以及长尾(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 。这个模式在今日头条上也很明显,因为有了巨大的流量,才能对于上下游有更强的定价权 。同时,再通过算法将信息和用户连接的效率提高 。
罗辑思维是付费内容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推进了“得到”之后,这种思路越来越清晰 。对于付费模式的企业来说 , 用户和其是在同一利益链条上 , 必须最大化满足用户的体验才能保持付费的可持续性 。对于罗辑思维来说,由于用户开始付费,其“得到”平台必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对于用户画像来说 , 罗辑思维针对的是中产阶级 。愿意为高品质,低价的商品付费 。
另一边的今日头条,则是沃尔玛模式 。从商品类别上,是大而全 。虽然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将用户和最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匹配,但商品(内容)的展示还是很多 。由于今日头条是免费提供内容的,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用户的注意力来赚钱 。沃尔玛本质上还是赚取差价的企业 , 尽管其赚取的差价已经很低很低了 。今日头条也需要通过广告来获取收入,甚至和能够带来点击量的内容平台商分成广告收入 。对于用户画像来说,今日头条和沃尔玛也类似,都是针对底层长尾的用户 。今日头条有50%以上的用户学历在高中以下,大叔大妈等都是今日头条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