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为什么停播,奇妙逻辑思维为什么不能在苹果平板上无法安装( 四 )


而从商业逻辑上,未来的内容和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垂直 。比如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用户量比 , 罗辑思维虽然有1000万的用户,但仍是一个用户量很小的媒体 。但罗辑思维可以提供很垂直的内容和服务:专注于“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 。
今天大家热议的内容创业,真正做到了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其实相当少 。绝大多数的内容创业,仍然是内容-广告的模式 。通俗的软文,也是广告的一部分 。而罗辑思维在商业模式上,已经完成了用户收费的进化 。未来,内容领域谁还能复制罗辑思维式的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
求才若渴,欢迎加入我们 , 请点“阅读原文”
导语:罗振宇是不是骗子,为什么?
关于“罗振宇是不是骗子,为什么?”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
1、精彩回答:
2、精彩回答:
真正值得讨论的是,罗振宇及其缔造的得到、这两年兴起的知识付费,在历史上将呈现怎样的意义?“得到”的定位,准确说法是“知识中间商” 。它解决的是在知识领域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扮演的是将难度知识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中间人角色 。人为什么需要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究竟有什么用?知识满足什么需求?有价值的知识 , 可以换来权力、财富 。前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变现 。书籍报纸时代,诞生金庸、古龙、余秋雨这些知识变现的领军人物 。工业时代以来的传统课堂学习仍在,但对人的作用正在下降 , 学习方式在信息时代正在发生深远而不可逆的变化 。
3、精彩回答:
不能算骗子 , 但内容粗制滥造严重,模式重复,最近每期都会卖书 。这感觉就好像懒得写文案,就找来十个文案粘贴复制一样 。不存在多么高深的理论,一切都只是换个名头 。第一步:制造内容 , 这个时期的《罗》内容很有吸引力,而且节目时间没有现在长,节目的节奏感把握的比较好,基本几分钟会有一个“包袱”吸引你看下去 。制造内容随之而来的是流量 。要把流量聚拢起来,就需要一个“根据地”,线下叫沙龙,线上他给取名叫“社群” 。“社群”之目的与其说是“互动”和“互联网思维”的“根据地”,不如说是卖家通过聚拢买家 , 培养买家习惯而让买家在想找到卖家的时候知道卖家在哪里,从而达到降低推广成本,提高再次购买率 。这和淘宝卖家给买家开的QQ群差不多(当然会有不同)第三步:形成订单 。在形成订单的过程中 , 按老罗自己的话说“我们做了很多互联网思维的尝试” 。终于在不断努力之后老罗发现了赚钱的新大陆,“卖书” 。(我猜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怕开始就卖书,人都跑光了,毕竟他老罗不是美少女 , 没人愿意看老头,比如某讲红酒的视频,我就是愿意看,和内容无关 , 就是因为人漂亮,话说这位美女就在知乎…手机码字 , 先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