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为什么回娘家,为什么初二回娘家?

1、为什么初二回娘家?初二回娘家 。
在我国很多地方 , 农历正月初二都有回娘家的习俗 , 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自己的父母家 。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 , 回门会把娘家吃穷 , 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 。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
正月初二,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给岳父母拜年,俗称“迎婿日” 。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 , 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 。
在台湾有这样的民谚:“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门担担 。”意思是说有父母的女儿,在年初二以后,娘家人必然来接回去团圆 , 只有无父无母的女儿,没有亲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来接了 。
哪些日子不能回娘家
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
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

大年初二为什么回娘家,为什么初二回娘家?

文章插图
2、为什么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二回娘家回娘家,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 。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风俗 。每年正月初二中国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
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 , 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 , 就不愿进家了;
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
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
以前已婚女儿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非在娘家过年不可 , 父母、家人即使嘴上不说什么 , 心里也是不怎么高兴的 。因为老一辈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结了婚的女儿若是除夕、初一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吃垮,所以早期也常见嫁到外地的女儿除夕前返乡后,不进自己的家门,而是先寄宿友人家,待初二一早到才回娘家 。
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 。当然 , 过年回娘家,全国各地也并不是都在大年初二 。例如: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 。民谚有“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这正同如今正月初二上午满街巷携夫牵儿回娘家的城乡景观相映成趣 。大同一带则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习俗 。晋南的新绛,初二是娘家去看望出嫁的闺女的日子 。
还有,山西万荣农村视初二为鬼节,民国《万荣县志》载:“二日,新丧之家,亲戚咸来烧纸,女家特送锞串悬门首 , 邻里皆送锞纸,名曰‘首节’ 。”有的人家因不忍搅扰对新丧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停止拜年:“二日午前,新丧家门前插纸幡,曰‘过二节’ 。乡党俱送纸锞,己制止 。是日,不拜节 。”今万荣县人初二仍不出门拜节而在家祭祀 。晋中祁县也有出嫁女子初二祭去世父母之习 , 故不能在这天回娘家拜年 。初三是看舅的日子,甥男甥女或单独去,或和父母一同去舅家看望姥姥和舅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