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文怎么写?

2013年河南卷高考作文题:切割
给材料作文:一个有一道裂痕的钻石,若切割好的话就价值连城,若切割不好则损失惨重,很多钻石商家都不愿意切割 。一位老雕刻家设计了周密的方案,让他年轻的徒弟进行切割 。徒弟没有犹豫就切割了并获得成功 。老雕刻家说,不考虑价值,无所畏惧,就能做好一件事情 。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 。
有这样一幅漫画:第一个孩子因考了100分而被奖励一个吻,后来却考了98分,被惩罚一巴掌;而另外一个孩子因考了55分而被惩罚一巴掌,后来考了61分,被奖励一个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分数难道就真的重要到要家长以巴掌来惩罚,以亲吻来奖励?
按常理,第一个孩子已经很优秀了,即使有小小的退步,也是大多孩子学习的榜样 。第二个孩子虽基础薄弱,但在慢慢进步,也该值得肯定 。两个孩子的这些整体的或局部的优点,岂能由巴掌来惩罚?
漫画里的两位家长,真的应该引起我们反思 。
第一位家长的奖励是多余的,惩罚是错误的 。因为他只看到孩子的退步,而看不到孩子的优秀 。可见,家长机械的奖惩势必伤害孩子的心灵 。
第二位家长稍微有可取之处 。孩子成绩不及格,家长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此时很多家长可能会和漫画里的家长一样惩罚孩子 。姑且不论这位家长惩罚的一巴掌是否有效,单就他因孩子微小的进步而奖励的做法,还是值得家长们学习的 。我们的孩子也有自尊,都希望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多方面的肯定和鼓励 。恰当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阳光雨露,可以使孩子更健康、更快乐!
错误的奖惩,对孩子百害而无一益 。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曾是他母亲曾学梅的骄傲 。魏永康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曾学梅对儿子的奖励不仅是亲吻,还有更多的大包大揽 。这样的奖励直接导致“神童”魏永康自理能力的缺失 。“神童”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 。曾学梅失望之下,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并说“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这又该是多么重的一巴掌惩罚啊!这一巴掌严重伤害了作为儿子的魏永康的感情,导致母子隔阂好多年!母亲曾学梅对儿子这样错误的奖和惩,多令人痛心啊!
古有“伤仲永”,因父亲的一味奖励,泯然于众人;今有“神童”魏永康,因母亲的奖惩失当,而寂寂无闻 。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个人是不主张对孩子的成绩进行奖和惩的 。因为,比奖励和惩罚更有效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生活都要尽心尽力的道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比孩子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勤勉努力、善良正直和健康快乐等美好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