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如何写?( 三 )


诗人漫长的回乡路,诗人只用了十四个字就走完了,所经之地在诗中是一晃而过,遥遥旅程也只是一穿,一下,一向而已 。可见诗人心情是多么的畅快 。再读诗句 。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诗人的这份喜悦吧!齐读全诗 。
2、体会诗人曾经的愁:抓住“却看妻子愁何在”
刚才从诗中我们读到了诗人的喜极而泣,喜极而狂,你还读出别的感觉吗?(愁或悲)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却看妻子愁何在)
何在说明了妻子和儿女曾经的愁,曾经有什么愁呢?
出示补充材料: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得出有家不能回,饥饿,背井离乡,困苦不堪)而如今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马上可以回家乡洛阳啦,那里有田地,那里有亲人,那里有朋友,这是一家之喜啊!所以诗人——读全诗 。
这喜仅仅只是诗人一家之喜吗?
补充课外资料:
如果你就是那乳下孙,如果你就是那个征战的男儿,如果你就是那个妻子,如果你就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如今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老百姓再也不用流离失所了,男儿们再也不用征战了,母亲们再也不用忍受失去儿子的痛苦啦,国家也安定了,这是一国之喜啊!
双喜临门,诗人能不喜欲狂吗?
再读全诗 。
国喜则家喜,国忧则家忧,诗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他的一生总是颠沛流离,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风沉郁顿挫 。唯独此诗一改过去诗风被后人称为生平第一快诗,你感受到了快吗?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
希望教师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了解自己的课!谢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如何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2.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而理解诗意 。
3.在读中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想象诗中生动,传神的画面,从中感受到杜甫诗歌语言的遒劲刚健,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 。
教学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聊诗人,初知杜甫
很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孩子见多识广,老师想来考考大家 。咱们来个诗句大接力好不好?游戏规则,我说第一句,每组挑出三人,一人一句往后接,看那组的速度最快,完成的最好!
第一题:黄四娘家花满蹊——
这首诗的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