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的读后感怎么写?( 三 )


7、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加以记录:首先,思学习过程的可行性 。任何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需要教师本人从大量的相互关联的信息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加工,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映策略,教师要对做出的决策与学生实际的匹配可行进行反思 。其次,思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实施,应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和维持,求真、探索的精神得到一定体现,健康的审美情趣得以发展,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应就学生三维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反思 。第三,思再教学的调整与创造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在不断的反思,改进中提高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每一节课下来后,教师针对自己的新的感受、体验进行反思,提出调整改进的方法,可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
让我们一起深入观察、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吧!

课堂观察的读后感怎么写?


本学期拜读了沈毅和崔允漷主编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目的是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来改善我校教师听评课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益 。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它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理论与实践对话的教学创新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它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果之一 。该书共有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故事分享” 。记录了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联手,在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中所经历的思考,所经历的喜悦,所经历的不平凡的历程;第二部分“问题解答” 。该部分选择了20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技术与流程、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部分“范式创新” 。这一部分的核心是《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和部分观察与记录工具,这是该书的精华部分,也是该书的创新 。第四部分“课例研究” 。该部分呈现了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过程,它是课堂观察研究的实践层面意义上的延伸 。
读完这本书,我对“课堂观察”这种崭新的课堂研究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原本心中的一些疑惑也得到了解答,心中有了一些感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是一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