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变干净了》教案如何写?( 三 )


三、在交流中沟通,分享爱的体验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情感外露,在与老师平等的交流中他们体验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同时爱的种子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滋长,在“帮助兔妈妈洗袜子”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快乐,并且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掌握了“搓”的动作,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在活动中还巩固了孩子们到别人家去做客要有礼貌,学会遵守规则,学习讲卫生等一系列生活习惯的培养,还增强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活动延伸的环节中我还让孩子们回家帮助爸爸妈妈洗袜子、洗手帕,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比赛,从而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成就感 。
在活动中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活动的细小环节上角色的语气还要更加浓厚一些,特别是在最后的环节中要更加清楚,在“搓”的环节可更加夸张一些,充分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还可增添一些幼儿熟悉的容易掌握的儿歌和歌曲,使整个活动的气氛更加温馨,孩子们更加轻松和快乐一些 。
活动后我想,孩子的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内容 。让幼儿在玩中去学,并通过故事游戏情节,带领孩子们去探索、去亲身体验,真正体现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的作用 。解读孩子们的思维,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与表达的机会,远比给予他们所谓的知识更有意义 。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是个大课堂,在这个生活的课堂里,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 。老师要始终成为孩子们活动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在幼儿年龄提高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
文档仅供参考
袜子变干净了(小班社会) 设计思路:
孩子的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幼儿学习的内容 。幼儿的心理既有具体形象性又带有情趣性 。生活知识的学习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 。本着生活既教育的原则,同时利用“五.一”劳动节进行节日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动手实践;引导幼儿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因此我们生成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也是来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引起了孩子的兴趣(举例)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自己洗自己的袜子,体验洗袜子的快乐 。
2、懂得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二、活动准备:
1、
每人一个小盆子、一小块肥皂 。凉衣夹 。
2、
书包内自备一双干净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