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的来源,谜语的来源创始人


谜语的来源,谜语的来源创始人

文章插图
谜语和汉字的字形、字音或字义有密切的关系 。谜语 , 接谜底可分为字谜和非字谜两大类 。
【谜语的来源,谜语的来源创始人】“谜语”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 。刘勰认为,谜语是由“隐语”发展来的 。在曹魏时代,正式形成今天通常所说的谜语 。南朝的《世说新语》一书,记载了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几则谜语故事 。其中一则说,杨修为曹操建筑相府大门,刚架好椽梁,曹操看到,让人在大门的门板上题了一个“活”字 。杨修看到这个字后,便让人们把大门拆了重修,说:“门中‘活’,‘阔’字 。王正嫌门大也 。”宋代以来,制谜猜谜活动广为流行,形式繁多 。因元宵节赏灯时要将谜语写成纸条,贴挂于灯上供人品猜,于是又有了“灯谜”之称 。这种习俗至今在许多地方保留着 。
字谜的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 。有的是综合利用字形、字义间的关系 。比如:“看时圆 , 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它的谜底是“日”字 。因为作为事物的“日”(太阳),看去是圆的;写作“日”,是长方形;作为时间单位的“日”,冬季夜长昼短,夏季夜短昼长 。
有的是利用字形结构和笔画关系,这种谜语比较常见 。比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 。”谜底是“省”字 。因为“自”、“小”两个字合在一起,是“省”字;“目”、“少”合在一起,也是“省”字 。
还有的是利用错觉造成字谜 。比如:“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 。”谜底是“孕”字 。前半句以“了”和一撇构成了“乃”字,后半句以“了”和“一”构成了“子”字 , “乃”“子”合在一起就是“孕”字 。再如:“道士腰中两只眼,和尚脚下一条巾 。虽然平常两个字,新进秀才想不清 。”谜底是“平常”两个字 。因为“道士”谐音是“倒‘士’” , 即“干”;再加“两只眼”,就是“平”字 。和尚的“尚”字下面再加“巾”字 , 就是“常”字 。
此外,还有以谜面为字的谜语 。如:“乙 。”它的谜底是俗语:“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因为“乙”与“一”的读音相近,“乙”在序数中排在“甲”后面,表示第二 。
谜语的来源,谜语的来源创始人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