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兼容在哪里 浏览器为什么能兼容

一、产生兼容性的原因
浏览器兼容性是指网页在各个浏览器上的显示效果不一致 。
产生浏览器兼容性的原因主要是各浏览器使用的内核(Rendering Engine,解析引擎)及其解析HTML、Javascript等网页语言和渲染(显示)网页的方式不同;其次是用户客户端的环境不同,如计算机的分辨率不同 。

浏览器的兼容在哪里 浏览器为什么能兼容

文章插图
通常较为常见的浏览器内核有以下4种 。
【浏览器的兼容在哪里 浏览器为什么能兼容】a. Trident:IE浏览器使用的内核,该内核程序在1997年IE4中首次被使用,是Microsoft在Mosaic代码的基础上修改而来的,并沿用到目前的IE9 。使用IE内核而非IE的浏览器有360浏览器、Maxthon做游浏览器、腾讯TT浏览器等 。
b. Gecko:Netscape6开始采用的内核,后来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也采用了该内核 。Gecko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 , 因此可开发程度很高 , 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 。由于在Gecko内核的浏览器中,Firefox浏览器的用户最多 , 因此有时也会被称为Firefox内核 。
c. Presto:目前Opera 采用的内核,该内核在2003年Opera7中首次被使用 。该款引擎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也是目前公认网页浏览器速度最快的浏览器内核,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
d. Webkit:苹果公司自己的内核,也是苹果公司的 Safari 浏览器使用的内核 。Webkit 引擎包含 WebCore 排版引擎和JavaScriplCore 解析引擎,它们都是自由软件 , 同时开发源代码 , 在安全方面不受 IE、Firefox的制约 。使用 Webkit内核的浏览器还有Google的Chrome、360极速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高速模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