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本期执行 张博
“妈妈,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好看?”
“这是古代的人用来堵住排水口的 。不下雨的时候,堵住,老鼠、蟑螂就不会跑到家里;下雨的时候,把它拿开,雨水就能排出去 , 就不用担心积水了 。”
这是在一场名为《水沟堵,藏在闽南古厝里的唐风宋韵》的展览上,一对母女的对话 。
也是从这个展览上,我们见识了藏在古建筑里那些小巧别致的排水小构件,见识了古代闽南人在雨天里的那些巧思妙想 。
花头、滴水檐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闽南古厝上的滴水兽(肖小俊/摄)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植物形状的滴水兽(肖小俊/摄)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闽南也不例外 。
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然后才是沟渠暗排 。
在参观闽南古民居时,我们常常对建筑的屋檐惊叹不已,觉得它们看起来既美观又古朴 。而一旦你了解了它们的附加功能后 , 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说一句:古代人真聪明 。
原来,那些“燕尾脊”,那些“双坡曲”还有排水的功能呢 。
“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利用陡坡使水急下 , 再因惯性冲出檐外 。”古建筑研究爱好者杨先生告诉采访人员 。
“而在盖瓦的下面,你能看到一个圆形构件,这个构件叫做花头,可以防止雨水倒灌 。而滴水檐,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可以使屋面雨水顺利排出 。花头、滴水檐两者相互配合,起到防水、排水的作用,也美化了屋面轮廓 。”
水沟堵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各种各样的水沟堵(吴明阳收藏)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天井内放置水沟堵的排水口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水沟堵(余丽敏提供)
水沟堵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
“我在策展前也不了解,纯粹是被其中一件乌龟纹路的石头吸引了 。当时就觉得它雕刻得特别精美 。后来才知道,原来它是闽南古厝里天井中堵塞涵孔的塞子 。”《水沟堵,藏在闽南古厝里的唐风宋韵》展览策展人余丽敏说道 。
闽南谚语中有“千银起厝,万银放水”的说法,可见古人对天井排水功能的重视 。
天井,又称深井,是闽南传统建筑中极为重要的建筑空间 。一般面积不大 , 呈方形或长方形 , 具有采光、通风及排水等作用 。人们会在天井中开挖一条阴沟暗涵,使水曲折流出 。整条水沟分涵孔、涵井和涵口三部分 。涵孔的位置按本村的水势流向而定,或按房屋所属五行属性确定方位,由石匠凿于榉头砛石的底边 。天井内的雨水 , 则经由涵孔进入暗渠,再排放至屋外 。“水沟堵,是用来堵塞涵孔的器物 。平时可以防止泥沙堵塞 。到了下雨的时候就把它拿出来,水就会通过这里面排出去 。”
水沟堵多由石头制成 , 形状设计和涵孔的形状一致,常见的有:半圆形 , 以象金;正方形 , 以象土;长方形,以象木;三角形,以象火 。
据余丽敏介绍,水沟堵的不同形象都暗含了房屋主人不同的期望 。“通过图案或者纹样进行双关表达,是闽南传统建筑的特色 。譬如一开始吸引我的乌龟图案,就代表着长寿的意思;螃蟹因为跟‘解元’同音,寓意着学业有成;鲤鱼喻吉祥;圆形喻圆满;钱纹喻财富;莲花喻清白;八爪鱼谐音发,代表财富;还有一种特别的青蛙图案 。在古老的传说中,青蛙是月亮上的精灵,也是一种吉祥的表达 。”
“这场展览,让这个一度没有名字,只是被称为‘那个用来堵水的石头’的小东西有了完整的名字,这个名字也促使人们进一步去了解闽南建筑中其他的排水小机关,譬如水车堵、钱眼孔等等 , 进而引导大家对本土文化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这是举办这场展览最大的意义 。”余丽敏表示 。
滴水兽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剪瓷工艺植物造型的滴水兽(肖小俊/摄)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陶瓷制作的滴水兽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在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燕下都王城出土的鸟形建筑滴水构件,是目前历史上最早的滴水兽 。战国的先民把平淡无奇的板瓦瓦口做成伸出的鸟形,使屋顶的雨水可流至鸟腹 , 再通过高昂的鸟嘴飞溅而出,一场大雨就可以让整座建筑出现“千鸟吐水”的奇观,非常富有想象力,其次,鸟嘴延长了雨水下落的距离,可以让雨水飘得更远,起到保护台基的作用 。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植物造型的滴水兽(肖小俊/摄)
相比鲜少人知的水沟堵,番仔楼上的滴水兽则为闽南人熟知 。
在闽南番仔楼,颜色鲜艳、造型生动的滴水兽随处可见:狮子、金鱼、麒麟、老虎等 。而这些形态各异的滴水兽也一样代表着主人的美好意愿:金鱼代表“年年有余”,狻猊代表“迎福纳祥” , 麒麟则有“麒麟送子”的寓意,鸳鸯寓意“幸福” , 大象代表“万象更新”,等等 。
“在闽南,滴水兽不仅有动物的造型,还有植物的造型 。我就曾经在晋江拍到过一些花卉形状的滴水兽 , 它们都源于闽南老百姓的风俗文化 。”闽南古建筑拍摄爱好者肖小俊向采访人员介绍道 。
滴水兽在工艺制作上结合了闽南的传统工艺,如灰塑、陶瓷、剪瓷等 。其中剪瓷的形象是最为生动的,代表了滴水兽制作工艺的巅峰 。据了解,泉州目前还保存着相对较多的剪瓷工艺滴水兽 。剪瓷就是工匠们将陶瓷剪碎,做出所需的造型,镶贴于滴水兽之上,不仅色彩鲜艳 , 造型也能够较好地表现兽的神态细节,同时也减缓了滴水兽受侵蚀的速度 。
余丽敏所在的美术馆收藏了不少滴水兽 。它们大多以磨具成型的滴水兽为主,形状以狮子和金鱼造型为多 。
从灰塑、剪瓷、水泥直到磨具成型 , 滴水兽走过了悠悠历史岁月 。虽然时光已不再,但它对于闽南人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见证了闽南人下南洋的那段艰辛的奋斗史 , 更是闽南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
文创传承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堆剪工艺大师吕文金通过剪瓷技艺 , 在建筑上创作出鱼形状的滴水兽作品,寓意年年有余 。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

文章插图
皮革拼接后的滴水兽文创产品
随着泉州申遗成功 , 涌现了诸多融入泉州元素的文创产品 , 譬如手机挂件、冰箱贴、书签、手机壳、钥匙扣、杯垫、行李牌等 。
王彬氾是泉州一家文创公司的设计师,滴水兽是他广泛运用的元素 。采访人员看到,有一种拼装后用于手机挂件的滴水兽,颜色非常艳丽,像时下流行的“萌宠”,很是可爱 。
【排水构件藏在古民居里的巧思妙想】王彬氾告诉采访人员,从设计风格上看,这样的产品与传统滴水兽有很大的区别,更趋向于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国潮风 。“泉州有非常多的建筑元素适合引入文创产品,特别是将其引入研学后,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对这些文化有了解 。从这个意义上看 , 这也是一种文化生命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