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星星的人读后感锦集( 二 )


当然如果你怕露馅儿的话 , 也可以写一个短篇的 , 这样修改起来比较简单 ,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形式 , 就是这本《点亮星星的人》当中 , 作者在序幕里提出一小块高能情节来先给作者阅读 , 可以极大的提高作者的阅读兴趣 , 激发读者去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 。整体而言 , 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温暖的故事 , 对于喜欢国外温暖文学作品的小伙伴 , 有空可以找书来读一读 。
《点亮星星的人》读后感(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在不同人的眼里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 在小朋友的眼里 , 那是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的东西 , 在成年人眼里那是黑夜里的慰籍 , 在失去亲人的眼里 , 那是浓烈的思念与自我安慰 , 在科学家的眼里那是一个又一个的天体 。
图片来自网络
但无论我们是谁 , 都喜欢把星星比作希望 。毛主席曾经写到: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那些我们看着渺小的 , 闪着光的星星是多少人心里的指路明灯 。
《点亮星星的人》就是一部可以燎原的作品 , 它不仅仅治愈了故事里的人 , 对看故事的人也是一种慰籍 。
英国作家乔乔·莫伊斯凭借《遇见你之前》也算在国内小有名气 , 《点亮星星的人》是她的最新作品 , 一部关注女性成长的故事 , 她从女性的视角 , 通过几个不同的姑娘 , 反应了一个群体现象 。
图片来自网络
自古以来 , 女性都是一个弱势群体 , 即使在现在喊着人人平等的时代 , 女性依然被贴上各种标签 。
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 , 那时候不计其数的人流离失所 , 有人失业 , 有人自杀 , 经济的崩盘让生活成了问题 , 谁还会去关注读书这件事情 。
布雷迪太太受罗斯福总统夫人的影响在小镇上发起了流动图书馆的项目 , 她需要女性志愿者 , 每天骑马去给有需要的人送图书 ,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
【点亮星星的人读后感锦集】她的这个项目率先得到男人们的否定 。
成员之一玛格丽·奥黑尔这样回答 。
玛格丽是镇上“臭名昭著”的一个人 , 这仅仅因为她的出身 , 因为她三十几岁还没有结婚 。她是一个外表硬朗却内心善良的女生 。她是第一批加入到这个团队的人 , 其次是英国姑娘艾丽斯 , 在当初她选择嫁给美国人本内特时 , 想象的未来生活是更自由、更舒适的 , 而不是整日和七大姑八大姨靠着八卦过日子 , 她渴望改变 , 渴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 让生活不那么苍白和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