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充值,14岁男孩偷偷绑定爷爷银行卡 充值游戏就让爷爷刷脸


银行卡充值,14岁男孩偷偷绑定爷爷银行卡 充值游戏就让爷爷刷脸

文章插图
七旬老人存了十多万养老钱,银行卡一直藏在包里,却被孙子偷偷绑定手机并更改了密码,而且在人脸识别时哄爷爷刷脸,先后将3.5万余元充值游戏 。
偷偷绑定爷爷的银行卡并改了密码 充值游戏花了3.5万余元
贺先生为自己打儿子后悔 , 更为自己没管好儿子而自责 。贺先生儿子上初二,今年14岁,他和妻子平时上班忙着 , 便由孩子的爷爷奶奶陪读 , 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 。
“我爸今年70岁,只有一张银行卡,卡里存了10多万元,是他跟我妈的养老钱 。”贺先生说,为了给孩子查资料方便 , 专门给老人配了部智能手机 , 手机上原本绑着一张银行卡,但没多少钱,另外还有一张银行卡存的老人的养老钱,但没绑在手机上 。“我把我爸的卡开通了手机银行,方便我在我手机上查询 。”贺先生说 , 他隔一段时间就会看看余额 。6月27日晚,他发现卡里少了3.5万余元 。贺先生查询消费明细,发现钱都进入了两家游戏公司 。
贺先生把儿子叫来询问,问他有没有动过爷爷的银行卡,孩子说没有 。“我再三询问是不是他花的 , 他还嘴硬 , 我当时气极了,扇了几个耳光 。”贺先生说,可能是打得狠了,孩子跪下说“爸爸我错了,你打我吧!”
银行卡充值,14岁男孩偷偷绑定爷爷银行卡 充值游戏就让爷爷刷脸

文章插图
贺先生说,他把全部的账单打印出来,发现孩子打游戏集中在20天左右 , 分别玩了4款游戏 , 有“逃跑吧!少年”“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以及“使命召唤” 。“购买的都是些点券、钻石,98元到648元不等 。”贺先生说,充值很频繁,仅“逃跑吧!少年”就消费了2.65万余元 , 其余三款涉及腾讯的游戏共近9000元 , 4款游戏总共花去3.5万余元 。
7月23日下午 , 华商报采访人员见到了贺先生的儿子聪聪(化名) 。对于如何取得爷爷的银行卡并获知支付密码?聪聪说,起初爷爷手机上有钱,他也花过,只是花得很少,密码是他通过尝试家中的座机号码试出来的 , 后来他偷翻了爷爷的包,又绑定了另一张银行卡,因为不知道支付密码 , 就通过爷爷的手机号获取了验证码,直接更改了支付密码 。“但是在给游戏充值的时候,也会跳出来刷脸的界面 , 我就让爷爷看看手机,他也不知道看手机是干啥,就哄他刷脸就好了 。”
腾讯客服:退还部分费用,正与家长沟通
华为客服:华为帐号实名认证为成年人,无法退款
孩子母亲张女士提供的详细消费账单显示,“逃跑吧!少年”的扣款方为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和平精英的扣款方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而王者荣耀和使命召唤两款游戏的收费方则为深圳市腾讯天游科技有限公司 。孩子集中充值是从6月7日至6月25日之间,仅“逃跑吧!少年”这款游戏,期间充值19笔 。
张女士说 , 她和客服沟通,涉及腾讯的三款游戏,只给退一部分,“逃跑吧!少年”的扣款方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拒绝退费 。
华为游戏平台给张女士的回复显示 , 华为给出不退费的原因是:认为该华为帐号已实名认证为成年人 。游戏内的每一笔充值都需主动操作,且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或经过指纹、面部、银行预留手机短信验证码等验证方式才可支付成功 。查证该帐号存在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进行游戏充值的情况 。并称订单已成功充值并到账,且游戏道具存在消耗 。遗憾无法满足退款诉求 。
贺先生对此回复极为不满:“我跟他们客服反映是孩子背着家长充值,我也知道我们家长在管教孩子上有疏忽,没能及时发现孩子打游戏 , 更没让老人保护好银行卡和密码,但华为回复说到该帐号存在人脸识别验证的通过,我就得说几句 , 他们既然能查到这个,就看不到刷脸的是个老头吗?“我爸一辈子务农,3.5万对他来说是巨款 , 怎么会舍得去玩游戏 。”
7月24日上午 , 采访人员分别联系了两家游戏扣款方客服,华为客服的答复和张女士提供的回复一样,拒绝退款;腾讯客服还正在与家长作进一步沟通 。
律师:孩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游戏公司应当退还游戏款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认为:该名孩子只有14岁,他充值玩游戏,与游戏公司建立了消费服务合同关系 , 根据《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14岁孩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法律行为未经其父母同意或追认的,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 法律后果归于无效,游戏公司应当退还游戏款 。
赵良善强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 , 如果该名孩子能够对所玩游戏详情一五一十地讲清楚,陈述即可作为认定游戏是该名孩子所玩的证据 。同时,如果现场发现该名孩子玩游戏的证人(如该名孩子的近亲属),该名孩子的近亲属的证言即仍可成为证明游戏是该名孩子所玩证据 。更何况 , 华为软件公司平台的这款游戏名称为“逃跑吧,少年”,顾名思义,面对的群体是少年或未成年人,而非老年人 。本事件中,尽管该名孩子的爷爷通过了人脸识别的验证,但这不能说明玩游戏的主体就是该名孩子的爷爷 。
赵良善介绍,司法实践中 , 仍会遇到家长举证难的问题 。为防止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建议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加大惩罚力度 。同时,家长也要尽到监护责任,平时看管好自己的孩子、看管好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 。华商报采访人员 苗巧颖
【银行卡充值,14岁男孩偷偷绑定爷爷银行卡 充值游戏就让爷爷刷脸】
银行卡充值,14岁男孩偷偷绑定爷爷银行卡 充值游戏就让爷爷刷脸

文章插图
银行卡充值,14岁男孩偷偷绑定爷爷银行卡 充值游戏就让爷爷刷脸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