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将古典诗词元素融入电视剧,是当下很多古装剧编剧的选择:一来,这样做能提升剧集本身的美感 , 古色古香谁不喜欢;二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添加一些古典诗歌元素,能让网友们对剧集更有认同感 。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文章插图
不过,虽然用古典诗词是聪明之举,但也要用得恰到好处 。比如,有些电视剧明明拍的是唐代,却硬是生生把宋朝的名句给用进去了,这算是最低级的错误 。还有 , 明明是表达友情的名句,却硬生生被当成爱情诗来使用,这算是不容易被发现的错误 。因此,用古典诗词也是个“技术活儿” 。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近几天,身边好几位原本不太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 , 突然在朋友圈晒起了这样6个字:月之小,何皎皎 。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文章插图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为什么 。直到其中一位朋友提到近日热播的电视剧《斛珠夫人》,我才明白:原来这首700多前的情诗,最近因为此剧走红了 。
在剧中,女主方海市为了表达爱意,多次跟男主念叨这句诗 。还称,这是男主之前教的 。而男主则每次听到这句诗,都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很显然 , 他也明白女主是想借此诗句表达爱情 。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文章插图
剧情很好看 , 这首诗也很美,受到不少网友的喜爱 。但估计多数人还不知道 , 其实这首诗背后的爱情故事,也一样动人 。而且,还颇具传奇性 。让我们先来看看全诗: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文章插图
这首诗的作者名叫张玉娘,是一位宋末元初的女词人 。说起来,玉娘算得上是当时最有名的才女之一了 。玉娘生在官宦世家,是妥妥的大家闺秀 。早年,由父母作主,指给沈家公子沈佺为未婚妻 。但后来沈家家道中落,玉娘父母就不愿意她再嫁入沈家了 。
玉娘自小与沈佺青梅竹马,断然不肯悔婚,便发誓若嫁不了心上人,便终身不嫁 。而这沈佺也是相当争气,为了娶玉娘便决定上京赶考 , 还考中了榜眼,只等回家迎娶恋人 。不幸的是,还没等他赶回老家,便染上了恶疾病亡 。
可怜这玉娘在家苦苦等待,却等来这样一个结局 。自此,她选择为爱人守身 , 最后在27岁那年也郁郁而终 。更令人动容的是,玉娘身边的两个丫鬟因与她姐妹情深,一个为她悲伤而死,一个自颈而殒,就连玉娘生前养的鹦鹉也在不久后悲鸣而亡 。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文章插图
当地人认为,玉娘、沈佺、两个丫鬟、鹦鹉,都是有情、懂情的,因此将他们都葬在了一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鹦鹉冢 。直到现在,浙江松阳仍有关于他们的美丽传说 。
而前文里讲到的《山之高三章》,正是玉娘留在世间的经典诗作 。此诗写于沈佺去赶考后,当时这对恋人分开许久,玉娘写下了多首诗作来遥寄相思之情 。
这首诗共有三章,每章感情层层递进 。虽然长短句相夹杂 , 但因遣词有功底,以及比兴手法的完美使用 , 让全诗充满了美感 。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文章插图
第一章 , 诗人借月与山 , 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她对爱人的相思,如山一般峻高,如月色一般皎洁 。一开篇这山高、月小的表达手法,足以让读者眼前一亮,最珍贵的便是这自然地流露 。
第二章,写的是采苦菜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采苦菜的并不一定是女诗人自己,她极有可能只是借苦菜之苦来表达相思之苦 。
第三章,是这对恋人之间的表白 。一样是最直白的语言,却是最动人的告白 。
斛珠夫人经典诗句

文章插图
纵观这首诗,看起来写得很简单,但却有3大高水平之处:其一,语言简洁自然,朗朗上口;其二,比兴手法有当年《诗经》的味道,完全民歌化了,作为一个南宋末的大家闺秀,能有这样的遗古之风确实难得;其三,字句用得很地道,形容词、数量词,都用得很准确 。只能说,古代才女的浪漫确实太高级了 。
《斛珠夫人》能运用这样一首高水平的情诗,确实是明智之选 。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