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更明亮读后感如何写?( 五 )


要永远比别人更努力 。每件事都有更好的做法,每一刻都要保持灵动的思维,每个人都有被取代的可能 。昨天已经过去,今天的努力,才关系自己的明天 。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是企业成功和自己全部尊严的保证 。
当然,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能接受这样的观念的 。但是,我相信这必须会是比较有成效的管理,因为,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也是更加开明的社会,尊重与激发比什么都重要 。

让教育更明亮读后感如何写?


1月30日,在研之乐读书会上收到了区里老师赠与的《让教育更明亮》一书 。刚拿到这本书,一股书香味便扑面而来 。书如其名,封面上,一桌,一椅,一花,一书,加上浅粉的底色,心底也不觉温暖起来,迫不及待的想打开它,阅读它,再一次与作者常生龙先生邂逅最美的景致 。
《让教育更明亮》一书收录了作者23篇文章,全书分为“教育的目的”、“育人的规则”、“家庭的责任”、和“资源的整合”四辑,在最后,作者常生龙先生并对此书的出版来由做了后记 。谆谆园丁意,拳拳育人心,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对教育本源方面的思考,书中的文字,是常生龙先生多年的教育思想所结晶 。此书不仅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启示作用,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关于教育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 。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关乎教师,关乎家长,关乎孩子的未来 。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明确教育的目的,掌握育人的规律,承担家庭的责任,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的资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设厚实的文化沃土,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
初为人师,本书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作用匪浅 。在第一辑中,常生龙先生引用了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的名言: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而这条自我发展之路的铺就需要良好习惯的支撑,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为生活而学的勇气 。如此这般方能成为合格的公民,才能走向自我发展之路,感受生命的气息 。
在育人这条路上,好习惯的培养首当其冲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绝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 。
这几年,我一步步看着我丈夫从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文盲”级别跳跃到了街道里的演讲主力,公文写作高手 。人们只看到他在舞台上的光鲜,为他的文字倾倒,而我却在他身边被他的坚持不懈的毅力所折服 。前年换到新单位,他的工作需要与文字语言打交道,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开始制定了长期计划 。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大声朗读半个小时;上班途中,听新闻广播半小时;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并进行摘录;半年后坚持每日写一篇小短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痛苦到痴迷,从迷惑到通透,读书写作已变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读不写,便浑身不舒服 。这种习惯的养成给他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收获了许多荣誉和别样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