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谷传原文及翻译苏辙,苏辙写巢谷传的原因

【原文】
巢谷 , 字元修 。父中世 , 眉山农家也 , 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 , 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
予之在朝 , 谷浮沉里中 , 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 , 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 , 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有三矣 , 瘦瘠多?。?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怪唬骸熬庠蛏? ,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 , 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 。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 , 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 。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 。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谷于朋友之义 , 实无愧高恭者 , 惜其不遇襄子 , 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 , 改名谷云 。
【巢谷传原文及翻译苏辙,苏辙写巢谷传的原因】【翻译】
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名中世,是眉山的农民 。巢谷幼年跟随父亲学习,虽然人很质朴,却也博学多才 。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看见参加武举科考的人,很羡慕 。巢谷一向力气很大,就放弃原来所学的,置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 。不久学成,但却没有考中武科 。
后来我入朝为官,巢谷在家乡谋生,两人不曾见面 。绍圣年初,我(苏辙)因为获罪被罢免住在筠州,然后从筠州搬到雷州,再搬到循州 。我哥哥子瞻(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 , 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了 , 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 。只有巢谷在眉山扬言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 。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 。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给我来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 , 自己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 , 现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见 , 虽死而无憾了 。”我惊喜地说:“他不是现代的人,而是古人?。毕嗉?nbsp;, 握手相对而哭 , 然后说平生之事 , 说了一个多月也不觉厌倦 。当时巢谷已经七十三岁了,瘦而多?。丫皇堑比盏哪歉鲈蘖?。他还要去海南见子瞻,我同情他年老多病 , 劝止他说:“你虽然一番好意,但是从这里到子瞻那里数千里,还要过海 , 不是老人能做到的 。”他说:“我自认为还不会马上死,你别拦我 。”留不住他 , 再看看他包里 , 只有数十钱了 。我虽然也很穷 , 还是凑了点钱给他作为路费 。船到了新会,有个南蛮奴隶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他到了新州,很快就病死了 。我听说后,痛哭失声,埋怨他不听我的话 , 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
以前赵襄子被困于晋阳 , 智伯率领魏、韩军队用决堤放水的方法围困他 。城内水深到要把锅吊起来才可以生火,彼此交换孩子来煮了吃 。群臣都散慢了 , 只有高恭没有忘记礼数 。后来赵襄子采用了张孟谈的计策解了三国的围困,论功行赏时 , 高恭排在首位 。张孟谈说:“晋阳之难,高恭没有一点功劳,为什么以他为先?”襄子说:“因为当时大臣们都散慢了 , 只有他没有忘记君臣之礼,所以我把他排在首位 。”巢谷对朋友的义气,实在比得上高恭,只可惜他没碰上襄子,而只是遇到了存宝和我们兄弟 。我(当时)正住在南方,和蛮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 。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只能为他立传,改天交给巢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