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上的心理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五 )


在这本书中,没有冰冷严肃、长篇累牍的理论或陈述,有的是跃然于纸上的两个鲜活角色 。
经过43次面谈,詹姆斯从一个紧闭内心,既自恋又回避沟通的来访者变成了一名放下“包袱”的倾诉者,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抒发情绪以及与人沟通 。
而帕特,则在最初遇到了困难,甚至曾被詹姆斯影响,差点陷入到了“反移情”的状态中 。
但她一直耐心仔细地分析寻找着詹姆斯的病结,并用合适的方法、恰当的推进速度,一点一点打开詹姆斯给自己构筑的“高墙” 。
帕特也深知和患者成为朋友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所以有些痛苦但坚决地拒绝了进入詹姆斯的生活 。
在交谈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在漫画下方做了诸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阐释:依恋理论、身体导向治疗、行为主义方法、安慰剂效应……
通过这本书,你不仅可以完成一次心理咨询,也可以学到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理论背后真实、有血有肉的人,如果没有善良耐心且负责的心理医生帕特,如果没有再多的理论也不能产生效果 。
也难怪作者写道:“也许有些人只需要获得充分的倾听,根本不需要治疗 。”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不动声色,而是真实、理解、倾听和沟通 。
03
这本书的作者菲利帕·佩里,是一名有二十年从业经历的心理治疗师,曾经出版过畅销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
故事里的咨询师帕特当然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詹姆斯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是她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和临床经验创作出来的一个形象 。
菲利帕·佩里从人人都会遇到的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入手,用诙谐幽默的漫画和简短生动的文字,虚构了一位患者与一位医生的心理治疗故事 。
绘制插画的是作者的女儿——著名作家兼插画师、《如何拥有女权主义的性》的作者弗洛·佩里 。这些插画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也让这本心理学入门书籍拥有了更强的可读性 。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弗洛·佩里将詹姆斯在心理咨询中谈到的一个梦境展现得非常丰富且绚丽 。
当和心理师帕特里夏的面谈到了第32次的时候,詹姆斯讲述了他近来做的一个梦 。
梦中他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诸多的形象与事件纷至沓来:
丝织的地毯、水边的滑床、冬天开花的树木、和小女孩手牵着手走入黑暗 。他们顺着丝绸滑行,来到了属于成年人的“绅士俱乐部”,詹姆斯最终决定不在那里停留,他和小女孩来到屋外,最后在一片美妙的音乐中醒来 。
此时一年的心理治疗已经接近结束,詹姆斯自己也知道这个梦境代表他曾失去的属于创造力和梦想的一面的回归,代表着他将要好起来了 。而这一切离不开帕特的心理治疗,也离不开自己的改变——从逃避到正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