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所有名称

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
3.常见的三种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
4.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三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碳 。
5.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 。
6.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 。
7.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
8.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
9.元素分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
1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11.原子结构中的三个决定: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
12. 确定微粒的三种方法: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原子 。
13. 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固态非金属的元素符号有三种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该元素形成的单质 。
14.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
15.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7.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广、热值高、无污染 。
18.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
1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个数比;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
20.常见的三种有色离子: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 。
21.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
22.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 。(氢氧化钙为:升温、加溶质、蒸发溶剂 。)
2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24.常见的三种干燥剂: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钠固体 。
25.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
26.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27.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
28.能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 。
29.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
30.灭火的三个原理:隔离或清除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
31.三种重要的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
3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⑷芙? 。
33.粗盐提纯的三个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
34.玻璃棒常见的三个作用:
(1)溶解——加快溶解速率
(2)过滤——引流
【初中化学所有名称】(3)蒸发——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
35.三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 。(说明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混合物)
36.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物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 。
37.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
38.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9.浓硫酸三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40.三种常见的化肥:氮肥、磷肥、钾肥 。
41.工业上的三大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
42.溶液的pH值及溶液三性:
当pH< 7时,溶液呈酸性;
当pH=7时,溶液呈中性;
当pH>7时,溶液呈碱性 。
43.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
44.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采取三段记忆法: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
4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有水生成、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具备其中一条就可发生反应 。
46.生成盐和水的三类反应:酸和碱的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 。
47.碳的三条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
48.CO的三条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
49.与水混合升温的三种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 。
50.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体积分数偏小的常见三个原因: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
5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52. 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