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心得体会写法怎么样?( 二 )


这部经书的核心在于一个字——空 。《金刚经》前半部分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五彩斑斓的世界(包括众生),不过是一个个虚幻的影像,”如梦幻泡影,如霜亦如电“,实相者即是非相 。世人执著于“有”,而看不到“有”中的“无” 。财富、权力、美色,这些东西在现实世界中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个凡人在没有拥有过这些东西的时候,很难说他能看清这虚幻不真的实相 。享尽荣华富贵的人,终有一天也有失去现在的享乐生活,因为这个世界永远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一天天在变老,疾病也随时会袭来,死亡则是每个人的最终命运 。在世时,追求这些东西,除了能够带来自己一时的所谓快感,最后还是一场空 。人生确实是一场梦,所以庄周做梦醒来时会发问:我到底是一只梦中的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了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此一句,破除了世人对世间相的执著 。要成就无上智觉,首先要破除一切执著,不对世俗之物留恋,应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才能认识真相 。如,释迦牟尼的色身有三十二种端庄的特征,但是不能依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三十二相不过是外在的虚妄之相,如果执著于这三十二相,就不能认识如来的真实面目,因为真正的法身是无相的 。
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无自性,所谓“缘起性空” 。什么叫缘起性空呢?简单地说就是世间的任何事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我们是由父母结合然后才出生的,这是“缘起”,但是我们的性质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们处在不断地变化当中,由于没有确定的自性,这就叫“性空” 。因此,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实际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相,事物真正的形相是“无相”(缘起性空) 。这样,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执著,所谓的“不住相”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无相之实相),对世间物都保持一种无念无想的“无住”,就可能会得到某种精神上的真正解脱(虽然说人类总是时刻活在欲望的痛苦当中) 。
佛经中记载的佛法,只不过是一种入门佛法的方便法门,实际上根本是无法可得,所以到彻底觉悟佛法时,那么一切说法皆可舍弃 。色身非色身,相好非相好,说法无所说,众生非众生,旨在示说一切皆空,破除众生的一切执取 。要做到心无所系,不住相地生活,对于平凡人来说确实有点难度 。努力修持吧 。

《金刚经》心得体会写法怎么样?


慧能大师与佛结缘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慧能本来是一个不识字的砍柴樵夫 。在一次给人送柴回家的路上,听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意中触动了机缘,从此慧能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