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学校每日的晨读,我总是喜欢看《教师博览》 。因为她资料广博,风格清新,品位高雅,常常能我的引起共鸣 。
近日在《教师博览》中看到一篇文章,名为《老师的样貌》,应对这篇趣文,我不禁哑然失笑,也为长久以来教师为自己定格了的形象而失落 。
文中这样写道:
在超市,碰到学生,问:“作业做完了吗?”——这是老师的样貌 。
“六一”节,在欢乐谷碰到排着队准备玩过山车的学生一家,摸摸学生的头说:“你看你多幸福,爸爸妈妈这么陪着你玩,要用好成绩来回报哦!”——这是老师的样貌 。
暑假,在丽江古城遇见父母带出来旅游的学生,老师擦擦学生鼻子上的汗珠问:“好玩吗”“好玩!”学生答 。老师说:“好玩回去要写日记把它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哦!”——这,也是老师的样貌 。
朋友强烈抗议:“拜托,老师能不能不要总是这个样貌 。”于是,再和这位朋友出门,我提醒自己换个样貌 。一进电梯,一个学生便对我行了个队礼,我点头回礼 。看着他手中拿着的两本漫画,我表现出孩子一样的好奇:“这本书好看吗?”学生诚惶诚恐地回答:“我的作业做完了!”
字里行间,虽说也表现出老师对学生殷殷关切之情,但却也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关注的更多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所以在学生的眼中,老师永远是教学者,而非朋友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老师一贯夫子式的教导使自己在孩子们的心目定格了,“师生平等”早已被这种夫子式的教导淡化掉了 。朋友相见,学生会举着手中的漫画书:“可搞笑了,你想看吗?”而师生相见,回答却只能是诚慌诚恐的:“我的作业做完了 。”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陌生人会那么自信地对我们说:“你们是老师吧 。”每当听到此话时我心中总一种被人看穿的窘迫和失落,在这儿我找到了答案:是教学中一向地循规蹈矩让我们失去了个性,教学目标的单一在我们所有教师的面颊上打下同一的烙印;以前我也曾疑惑,为什么平易近人的老师还是让学生敬而远之,我想还是我们不分分场合的“谆谆教导”拉开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我们没有成为孩子们的“共同遭遇者”,没有真正成为课上与学生同学,课下与学生同玩的伙伴,教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已构成了定格 。这是我们做教师的一种失败,也是我们做人的一生中失败 。为什么时候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形象,做生活中普通人,而不再是教师呢

教师博览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几年前,源于一次教研会上一位周校长向我推荐了您——《教师博览》 。翻开她,呵!里面那数不清的学问、道不尽的经验、讲不完的故事,给我浮躁的心送来丝丝凉爽,让我日久紧张的神经产生缕缕愉悦 。我,如同聆听智者的教诲,与一切伟大的、平凡的思想交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