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读后感怎么写?( 三 )



金刚经读后感怎么写?


佛所说的话都被称为"经",现在社会上说的"经典、经典",大概都是从佛教里流传出去的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它好象处在一个金字塔的顶端 。但现在一般人对佛教的理解就是迷信 。佛教徒在单位里怕同事知,在家里怕先生知,念经也偷偷摸摸,学佛成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 。哀哉!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保住自己的根,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对他人才会有清晰的认识 。
《金刚经》代表佛教最高的智慧,也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智慧,它蕴藏了太多的奥妙 。它就象一面镜子,把你自己照出来了,把这个社会也照出来了,把整个宇宙也照出来了,就看你的心有多大,看你的根机有多深,你的收获就有多少!所以,要了解这个社会,就要先了解自己,要了解你自己,就要念《金刚经》 。
为什么呢?要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什么毛病,有哪些缺点?每个人的佛性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就象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它的光显不出来,只有把乌云除去,它的光就显出来了 。乌云就是自己的毛病、执着,就是《金刚经》里的我相、人相,要做第一的心 。你说"我不要做第一,是不是就没有我相了呢",那你又有"我不做第一,其它人都想做的念,无形中你还是觉得自己是第一" 。这就是《金刚经》里的无我相、人相,即非无我相、人相,是名无我相、人相 。
一切文化的根源,也都是在说人的毛病,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内心的反映,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自己与自己搏斗的历史 。看一个文化的优劣,也就是看它把人的毛病揭示的有多深!名和利构成了江湖,也构成了社会 。它的复杂性在于人在做一件事时,单纯的善和恶是极少的,往往是善恶夹杂,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你我相煎、尔虞我诈的主要原因,也是最使人迷乱的地方 。所以,对自己的善念、恶念,连最微细的念头都不放过,都能检查出来,是一个人修行的关键 。修行是越往上走越危险,我慢也会越来越大,若不紧紧跟随一个大善知识,随时随地反省,则很容易出偏差 。
在红尘里做事,错误可能是双方的,有时你妥协了,但是妥协的,可能是你的优点,助长的是你的缺点或者助长了别人的'缺点;有时你不妥协,你还是有缺点,还会使自己的处境很艰难 。做一件正确的事时,要观察大势和机缘 。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 。除了自己要有智慧、勇气和这样的道德要求,还要有大福报,能接触到或分辨出世出世法的大成就者,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他已与法融为一体,经是佛观机逗教说的法,法无定法,不能指示学人具体的修行路径,只有与法融为一体的圣贤,才能使你对自己慢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限度,知己知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