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宋濂 历史人物宋濂


历史宋濂 历史人物宋濂

文章插图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 。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
宋濂自幼多病 , 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 。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 。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 。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 。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 。明武宗时追谥“文宪” , 故称“宋文宪” 。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 。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 , 各有特色 。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 。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
人物评价:
张继之:是子天分非凡,当令从名师 , 即有成尔 。(《玉堂丛语》引)
柳贯:吾邦文献,浙东为盛,吾老矣 , 不足负荷此事,后来继者,所望惟景濂耳 。
李东阳:自高皇时,宋学士景濂诸公首任制作,而犹未得位 。(《倪文僖公集序》)
廖道南: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若景濂者,非天启之以翊初运者乎?
轶事典故:
宋和尚
宋濂精于佛学,而僧人宗泐精于儒学 , 朱元璋每每称道:“泐秀才,宋和尚 。” 宋濂还向朱元璋推荐《楞伽经》等,述说释之“明心见性”与儒之“存心养性”在根本究竟义上相通,使朱元璋对儒释在治心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颇以为然 。
少年神童
宋濂六岁时入小学,一日便读完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其后日记两千言 。九岁能作诗 , 人称“神童” 。十五岁时,六里人张继之听说宋濂善记,邀请他到自己家中,问多少日可通背四书经传,宋濂说只需一周 。张继之不信,随机抽取杂书、稗记等五百言要求宋濂背诵,宋濂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张继之大为惊异,对宋濂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天分非凡,应当让他随名师学习 。”
性格慎密
宋景濂性格慎密,在宫中问对的话,绝对不会告诉别人 。应制的作品,也将其草稿删毁 。曾在居室的墙壁上写“温树”二字,有人向他问及宫内之事 , 他指二字来给他们看 。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陈说事情,质朴无隐 , 就算是家事 , 只要朱元璋有问 , 他也一一回答 。曾经说:“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他吗?”宋濂曾与客人饮酒 , 朱元璋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 。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以实回答 。朱元璋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他的诚实 。宋濂常常告诫子孙说:“陛下的恩德就像天地一样,要怎样回报呢?只有做到诚敬忠勤,才稍微可以贡献出万分之一罢了 。”
朱元璋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 。朱元璋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会了解他们 。”
主事茹太素曾上奏章一万多字 。朱元璋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 。”朱元璋询问宋濂的意见,他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 , 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 , 朱元璋查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朕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
清廉高风
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 。”君子把这句话当成名言 。权贵如果是宋濂不喜欢的那个人 , 即使拿一满袋子黄金,只要谈论中有一点矛盾,即使把钱送给宋濂,他也不接受 。日本使臣奉旨向宋濂求文章,把一百两黄金送给他,宋濂推辞而不接受 。朱元璋问他这件事,宋濂回答说:“天朝的侍臣却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不是维护国体的做法 。”
米上书字
宋濂视力很好,能在一粒米上写“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 。
别号
【历史宋濂 历史人物宋濂】宋濂号潜溪,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别号,如: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幅子男子、无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宫散史、禁林散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