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谁在魏蜀吴都当过


三国里谁在魏蜀吴都当过

文章插图
有一句话叫“一代魏臣入《晋书》”,说的是曹魏后期的许多著名朝臣,想看他们的传记,却不在《三国志》的《魏书》里,而在《晋书》中 。
曹魏咸熙二年(265)5月,晋王司马昭立长子司马炎为王太子,这一年司马昭55岁,司马炎29岁 。8月,司马昭病逝,司马炎立即继晋王位 。
这一年的12月,曹魏少帝曹奂下诏给司马炎:“晋王,你们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盖天、四海蒙恩 , 上天要我把皇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当年曹丕接受禅让 , 让来让去有近20个来回,司马炎倒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象征性地客气一下就“笑纳”了 。
曹奂于是从皇宫搬了出来 , 暂时居住于金墉城 。当月 , 司马炎在洛阳继皇帝位,定国号为晋,后世称他为晋武帝 。司马炎同时追尊晋宣王司马懿为宣皇帝,晋景王司马师为景皇帝,晋文王司马昭为文皇帝 。
三国里谁在魏蜀吴都当过

文章插图
晋武帝司马炎下诏改年号为泰始,意为“如泰山般稳固的基业就从今天开始” 。这样,继蜀汉之后曹魏政权也灭亡了 。这一天发生在曹魏咸熙二年(265年)农历的12月 , 对应公历则是公元266年的1月,曹魏建立于220年,算起来前后存在了46年 。
司马炎又下诏,奉魏帝曹奂为陈留王,命其迁往邺县居住,各项礼节参照当年曹魏优待汉献帝的做法执行 , 同样被集中在邺县居住的原曹氏诸王、公一律降为候 。
从曹操到曹丕、曹? ,奋斗了几十年,皇位没了,只剩下最后一个象征性的陈留王,而司马氏一族却一夜之间诞生出一大批王来:晋武帝的叔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邪王,弟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加上堂兄弟、堂伯父、堂叔父 , 司马氏一族共有27个人被封王 。
三国里谁在魏蜀吴都当过

文章插图
除了新封的这些王,原来曹魏的那些大臣们也都转为晋朝的大臣,这些人主要包括:
太傅 司马孚
太保 郑冲
太尉 王祥
司徒 何曾
司空 荀凱
骠骑将军 石苞
车骑将军 陈骞
卫将军 司马攸
【三国里谁在魏蜀吴都当过】抚军大将军 司马炎
镇军大将军 甄德
辅国大将军 甄温
左仆射 裴秀
右仆射 羊瑾
尚书 华表
前将军 李辅
后将军 司马伷
领军将军 司马望
中护军将军 贾充
上面这些,就是“入《晋书》”的那一批人,司马炎任命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 , 任命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并都督中外诸军事 , 任命贾充为车骑将军 , 任命王沈为骠骑将军 , 其他的人也都各有任命 。
在上面这份名单里,有一个人非常特殊,他就是司马孚 。司马孚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他是司马懿的弟弟,是晋武帝司马炎“爷爷辈”的人 , 更在于他不仅是魏臣、晋臣,还曾经是汉臣 。
三国里谁在魏蜀吴都当过

文章插图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同样以禅让方式从汉献帝刘协手里接过了政权,建立了曹魏 。从220年到266年,时间过去了46年,如果那时30岁 , 到现在已经是近80岁的高龄了,所以有资格亲眼见证过当年汉魏禅代的人,在第二次禅代时基本上已不在世了 , 司马孚是硕果仅存的一位 。
司马懿弟兄八人,司马懿排行第二,司马孚排第三 。司马孚出生于汉末的180年,去世于晋初的272年 , 享年92岁 , 是汉魏时代最高寿者之一 。史书上说司马孚性格温厚谦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这种性格几乎保持了他的一生,这大概是得以高寿的主要原因 。
司马孚出来做事比较早,曾在曹植的侯府任职,担任的是文学掾 。当时曹丕与曹植争储,司马懿支持曹丕,所以后来司马懿设法让司马孚离开了曹植的侯府 。曹丕被立为太子后司马孚升为太子中庶子 , 相当于太子府的“大管家” 。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当时情况十分复杂 , 随时都会发生异动,司马孚协助曹丕整顿秩序、准备丧事,又拥戴曹丕继位,之后完成了汉魏禅代,在此过程中司马孚立功甚多 。曹魏建立后,司马孚任中书郎、给事常侍、黄门侍郎、骑都尉等职,是魏文帝曹丕的近臣之一 。
魏明帝曹奔涛缓笕灾厥铀韭礞冢担骸拔岬盟韭碥捕?,复何忧哉!”曹比蚊韭礞谖戎惺? ,该职务是魏文帝曹丕始设,掌管国家财政 , 相当于曹魏的“财政部长”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司马孚是主要参与者之一 。政变成功后 , 司马孚先后任司空、太尉 。
三国里谁在魏蜀吴都当过

文章插图
甘露五年(260年)魏少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率少数身边人“起兵”,结果被杀 。这是惊天大事 , 第一个闻讯赶到现场的正是太傅司马孚,他到时,看到曹髦已倒在血泊中,司马孚跑过去,却站不住了,倒在地上,“枕帝股而哭,哀甚” 。司马孚大喊道:“陛下被杀,臣之罪!”事后,司马孚联合太尉高柔、司徒郑冲等人给郭太后上疏,请求以厚礼安葬了曹髦 。
泰始元年(265年)晋代魏,魏少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将迁往金墉城 。司马孚前往拜辞 , 他握着曹奂的手 , 泪流满面,对曹奂说:“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晋书》说:“孚性至慎 。宣帝执政,常自退损 。后逢废立之际 , 未尝预谋 。景文二帝以孚属尊 , 不敢逼 。”这大概不是曲笔而是实录,司马孚虽然是司马懿的弟弟,也参与过两次皇权禅代,但他年轻时深受儒学和礼教的教育,面对禅代、政变这些事,内心里想必也充满了痛苦和矛盾,他的那些言行其实不是装出来的 。
三国时代找一个同时见过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人,居然这么难找
晚清“活阎王”,杀贪官揍法国,诗画令天下有情人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