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一:概述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能对患者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电解质紊乱程度,通气功能以及换气功能做出全面的评估,为治疗提供依据 。
采血部位的选择
1.多选用外周浅表易于扪及、大小合适、易于进入的动脉血管,且供血区域侧支循环丰富,如果发生动脉痉挛或栓塞,不至于造成组织缺血 。
2.桡动脉最符合以上条件,因此也是临床上用于采血做血气分析最常见的部位 。
3.如果桡动脉无法穿刺,足背动脉、胫后动脉、颞浅动脉(主要用于婴儿)、肱动脉和股动脉都能用于穿刺采血 。但是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肱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应为禁忌,因为这些血管位置较深 , 穿刺后不能有效的压迫止血,容易造成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
4.任何神经外科手术重建的血管,都不应用于动脉穿刺 。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选择好桡动脉,我们就可以进行穿刺了吗?
别着急,如果是危重患者需要做动脉穿刺置管术时,我们还需要提前做Allen实验 。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Allen试验
定义:用于测试桡动脉和尺动脉对掌部的供血是否顺畅的一个方法 , 考虑患者是否适合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
经典的艾伦试验的做法是: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1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 , 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Allen试验阳性 , 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行动脉穿刺;反之,如果在5~1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阴性 , 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穿刺,或行介入治疗 。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当Allen实验为阳性时,则可以行动脉穿刺置管术 。如果仅做动脉采血 , 且患者尺动脉供血正常 , 则可以不进行Allen实验 。
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1.病人手掌向上,手腕稍微过伸拉,扪及桡动脉 。
2.消毒穿刺部位 , 消毒操作者的手 。
3.1%利多卡因浸润穿刺点,以减轻穿刺时病人的疼痛 。
4.打开血气针注射器 , 将其回抽至1ml处 。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动脉 , 两指固定在动脉上,右手持血气针从两指间进针或从食指侧面进针,进针方向逆血流方向,进针角度45° 。
5.见回血时,保持该角度不变固定 。待动脉血自动进入血气针1ml后,左手用棉签按压穿刺点,右手拔针,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 , 已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
6.局部按压3-5分钟 。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主要参数类别
血气指标:PaCO2,PaO2,HCO3-,BE值,SaO2等 。
血中电解质:Na+,K+ , Ca2+等 。
生化指标:Lac,Hct , H 。
二: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PH值定义及正常值
定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值 , 是反映人体酸碱状况的重要指标 。
正常值:7.35-7.45 。
PH值临床意义
1.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单纯靠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酸碱失衡 。
2.pH正常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
3.在病人高热或低体温时,测得的pH要进行校正:
校正pH=0.0147×(37℃-病人体温) 。
PaCO2定义及正常值
定义:血浆中物理溶解CO2所产生的张力 。
正常值:动脉血35-45mmHg 。
机体CO2产量、肺通气或肺换气发生改变都有可能引起PaCO2的变化 。
PaCO2临床意义
1.衡量肺泡通气量的重要指标 。
2.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aCO2>45mmHg为呼吸性酸中毒;
PaCO2<35mmHg为呼吸性碱中毒 。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PaO2定义及正常值
定义: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所产生的张力 。
正常值:80-100mmHg 。
PaO2临床意义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PaO2<80mmHg:缺氧;
PaO2<60mmHg:呼吸衰竭;
PaO2<40mmHg:重度缺氧;
PaO2<20mmHg:生命难以维持 。
反映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
①通气功能障碍:PaO2↓ , PaCO2↑ , 见于通气不足 , COPD等 。
②换气功能障碍:单纯PaO2↓,见于肺弥散功能障碍,V/Q失衡等 。
HCO3-定义及正常值
标准HCO3ˉ(SB):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即38℃时,用PaCO2为40mmHg及SaO2为100%的条件下,所测的HCO3-的含量AB=SB 。
实际HCO3ˉ(AB)正常值:22~27mmol/L
HCO3-临床意义
HCO3ˉ↑,AB>SB:呼吸性酸中毒;
HCO3ˉ↓,AB<SB:呼吸性碱中毒;
HCO3ˉ↓,AB=SB<正常值:代谢性酸中毒;
HCO3ˉ↑,AB=SB>正常值:代谢性碱中毒 。
剩余碱BASESEXESS,BE
定义:在T38oC、PaCO2为40mmHg、SaO2为100%,将血液标本纠正至pH为7.40时所消耗的酸或碱的量,反映体内碱储备 。
正常值:±3mmol/L 。
剩余碱临床意义
BE为正值时,缓冲碱(BB)↑;
BE为负值时,缓冲碱(BB)↓ 。
血浆总量TCO2
定义:血浆中各种形式CO2的总和,包括结合形式的HCO3-,物理溶解的CO2以及其他少量化合物 。
正常值:24-32mmol/L 。
血浆总量临床意义
反映碳酸盐缓冲系统 。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定义:在一定的PaO2下 , 血液标本中氧合Hb占全部Hb的百分比 。
正常值:95%~98% 。
血氧饱和度临床意义
反映血中O2与Hb的结合程度 。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三:血浆电解质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Na+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136-145mmol/L 。
1.低钠血症:血清钠低于135mmol/L 。
病因:钠丢失过多: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
水潴留过多:肾衰,快速大量输液等 。
表现:血浆渗透浓度下降,进而引起脑细胞水肿 。
治疗:处理原发性疾病,纠正血浆渗透浓度,减轻脑水肿 。
2.高钠血症:血清钠高于145mmol/L 。
病因:水摄取不足或丢失过多:如缺水 , 大量出汗 , 渗透性利尿等 。
钠摄入过多:如昏迷后胃肠外高渗营养 。
表现:血浆渗透浓度升高 , 脑细胞脱水,脑萎缩,导致脑膜血管撕裂,出血 。
治疗:补水为主,补钠为辅,逐步纠正 , 切记过快 。
K+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3.5-5.5mmol/L 。
1.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3.5mmol/L 。
病因:钾摄取不足 。
丢失过多:经胃肠或肾丢失 。
钾从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碱中毒 , 胰岛素治疗等 。
表现:肌无力,肠麻痹 , 心律失常等 。
治疗:处理病因 。
补钾:见尿补钾,速度<0.5-1mmol/kg*h 。
顽固性低血钾需补镁 。
补钾公式:所需10%kcl(ml)=(期望值-实测值)×kg×0.3/1.34 。
2.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5.5mmol/L 。
病因:钾摄入增多:如输入大量库存血 。
肾排钾障碍:肾功能不全,醛固酮减少症 。
钾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酸中毒,糖尿?。蟮鼗频纫┪?。
表现:肌无力,室性心律失常等 。
治疗:限制钾的摄入 。
促进钾的排泄以及向细胞内转移:胰岛素,高糖 , 阳离子交换树脂等 。
拮抗钾的心肌毒性:注入含Na,Ca的溶液,如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 。
Ca2+:离子钙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定义:以游离状态存在的血清钙 。
正常值:1.15-1.35mmol/L 。
1.离子钙低于1.15mmol/L 。
病因:甲状旁腺素缺乏 , 输入大量枸橼酸库血,高镁血症等 。
表现:肌肉痉挛(骨骼肌及平滑?。穆墒С5?。
治疗: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缓慢推注或泵注 。
2.离子钙高于1.35mmol/L 。
病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衰 。
表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心律失常 。
治疗:利尿,补液,透析 。
四:生化指标
红细胞压积HCT
定义: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容积的百分比 。
正常值:35-51% 。
血红蛋白(THbc)
正常值:11-16g/dL 。
主要功能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同时又是很重要的缓冲物质 。
乳酸LACTATE,LAC
定义:乳酸是糖酵解的代谢产物,产生于骨胳,肌肉,脑和红细胞,经肝脏代谢后由肾分泌排泄 。
正常值:0.5-2.2mmol/L 。
临床意义:可反映组织氧供和代谢状态,评估治疗效果 。
Lac>4.0mmol/L:需要治疗 。
Lac>9.0mmol/L:死亡率较高 。
全血葡萄糖GLUCOSE,GLU
正常值:3.9-6.1mmol/L 。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
图文:张梦珍
审核:苏孟勤、何亚伟
一文读懂血气分析报告,血气分析医学讲解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