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95533”链接被骗,1万多元瞬间被转走!如何守护好钱袋子?建行给你支招

诈骗无处不在,花样不断翻新,银行官方号码都能伪造,而且和官号同步,连银行专业人员都无法分辨,手段实在是太高明了,防不胜防啊 。

点“95533”链接被骗,1万多元瞬间被转走!如何守护好钱袋子?建行给你支招

文章插图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消息,2020年12月20日 , 在郑州一家公司当会计的窦先生收到了95533发的一条短信,说他身份信息过期要去认证 。因担心被骗 , 窦先生到中国建设银行(华南城支行咨询,经建设银行大堂经理确认,窦先生点开了短信里的链接,没想到前后不到10分钟,账户里的11430元瞬间被转走了!
而李先生也是有着同样的遭遇 , 近日 , 河南郑州李先生收到一条由建设银行官方号码发给他的短信:尊敬的用户:你在我行留存的身份信息已过期,请登录a.cvbk.icu认证,24小时内未认证将冻结账户 。
点“95533”链接被骗,1万多元瞬间被转走!如何守护好钱袋子?建行给你支招

文章插图
收到这样一条由银行官方号码发来的短信,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怀疑这条短信息的真实性 。因为95533是建设银行的官号 , 建设银行是国有四大行之一的大行,其安全措施是金融机构中最高级别的 。所以,李先生对短信内容没有半点怀疑 , 直接就点开了链接,进入了网站 , 并按照系统提示完成了身份信息和登陆密码的更新 。
紧接着,李先生银行卡里的20000多元钱被人分四次转走 。李先生连忙登陆短信提供的网址,但该网站已经无法显示了 。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李先生找到建行郑州某支行,说明情况后,该行行长和付行长都弄不明白诈骗分子是如何通过银行的官号给客户发诈骗信息的 。
目前,建设银行郑州某支行正在通过技术手段追踪这起新型诈骗犯罪的源头 , 估计应该用不了多久 , 这种诈骗手段就会被破解 。
临近春节,各种资金交易往来愈发频繁 , 电信诈骗进入高发期,手法隐蔽且迷惑性较强 。建行为防诈骗“支招”,“慧眼”识“诈”,守护好“钱袋子” 。
据介绍,“伪基站”诈骗,即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及改号软件,伪装银行或中国移动等服务机构的客户服务号码 , 向客户发送以下内容短信:客户身份证过期冻结账户、银行系统要升级、信用卡要给你提高额度、银行个人信息核实认证、积分兑换等 。此类短信一般带有钓鱼网址或者电话 , 因短信发送号码与服务机构客服号码完全一样,所以极具迷惑性,客户很容易上当受骗 。
另外,诈骗分子还有可能以”民政”、”残联”、”教育局”等机构工作人员名义,以发放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等等,需激活账户为由,要求客户通过银行的柜员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进行转账 。这类诈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诈骗分子获得了信息,定位精准 , 对被害人个人信息和资助形式了如指掌,导致被害人被骗 。
诈骗分子还有可能盗取QQ号,冒充QQ号户主以”患重病住院”、”出车祸”、”遭绑架”等理由,向QQ号户主的亲朋好友借钱进行诈骗 。
针对以上诈骗分子,建行为广大客户支招 。
首先,可疑短信勿轻信,短信内的链接不点击 。对手机接到的一些利益诱使短信不要轻信,更不能点击短信中的任何链接 。建设银行95533号码发送的所有短信均不带任何形式的网址链接 。
【点“95533”链接被骗,1万多元瞬间被转走!如何守护好钱袋子?建行给你支招】其次,对于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要保密 。不要在任何可疑网站、QQ聊天、微信对话中留有个人身份、银行账户、密码等私密信息;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非常重要的交易验证信息,绝对不能向任何机构和个人透露,任何形式的索取均为诈骗 。
再次,千万不可轻易向他人转帐,遇有疑问先核实 。如遇声称某单位工作人员或所谓”亲朋好友”以各种借口要求转账汇款,不要轻信 。如有疑问可通过官方途径、好友电话、银行工作人员核实消息真伪 。
最后,不要轻信花言巧语 。守牢个人心理防线 , 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花言巧语诱惑或假冒短信诱惑 。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
据悉,建设银行也将持续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将金融知识宣传和风险防范贯穿于日常金融服务中 , 为客户识别电信诈骗、防范资金风险提个醒、支实招;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有关工作,协同全社会筑牢防范电信诈骗的“防火墙”,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守牢百姓的“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