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先结冰的原理,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进冷冻室,哪杯水会先结冰?

1、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进冷冻室,哪杯水会先结冰?理论热水的蒸发强度大于冷水,而密度小于冷水 。如果取两支相同的非密封容器放同质量的水一个为热水令用冷水把它们放进同时统一的外部环境温度中热水在降温,过程中因蒸发而失去的水分病冷水多,所以开水的质量小鱼 。冷水的质量 。所以热水的强速度必然比冷水快 。
凉水 , 因为开水进冰箱还需要一个降温到凉水的过程 。相当于两个跑的一样快的人先跑八百米,肯定先跑得先到终点啦 。水结冰的临界温度是零下一度,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如果同时把凉水和开水放在一起,由于凉水的温度更接近于冰点温度,所有凉水更容易结冰 。
冷却主要取决于液体表面 , 冷却速率决定于液体表面的温度而不是它整体的平均温度,液体内部的对流使液面温度维持得比体内温度高,即使两杯液体冷却到相同的平均温度,原来热的系统其热量仍要比原来冷的系统损失得多 。取自自然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或自来水,一杯热水喝一杯凉水同时放入冰箱里 , 热水会先结冰如果使用无离子水(纯净水、超纯水),情况就会完全相反,冷水比热水先结冰
这个肯定先凉水冻成冰块,开水怎么冻 , 第一,对冰箱不好 , 第二,冻冰块要慢一些平常的水中有许多杂质回降低凝固点,开水因为高温沸腾会是水中镁钙等杂质沉淀 。所以开水比冷水的杂质少凝固点接近纯净水的零度 , 更容易结冰热水可能改变周围环境,从而令它以后较快地冷却 。有个实验报称,实验数据会跟随冰箱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 , 可以相信不只是水,水周围的环境也很重要 。是开水 。开水更有利于水的温度流失 。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想,一杯100度的水 , 要逐渐降温才能结冰,那个真是主观感受感受,事实上,开水会产生更强大的对流,对流是因为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不一样造成的 。而冷水,本身的温差就?。粤魅?nbsp;, 结冰的速度就慢 。
个人感觉热水会先结冰,因为热水的凝固性是比较好的 , 而且也能够快速降温,快速结成冰 。
应该是热水 , 因为之前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不清楚原理是什么,但确实是热水先结冰 。
当然是热水 。因为热水经历了很大的气温差,所以会结冰 , 会首先降到0度以下 。

热水先结冰的原理,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进冷冻室,哪杯水会先结冰?

文章插图
2、水结成冰的原理是什么水结成冰的原理是物理现象凝固 。许多液体在凝固时会结晶,形成晶体的固体 。
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 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固成为固体,氦是唯一的例外,常压下在绝对零度时仍为液体,需加压才能凝固为固体 。
许多液体在凝固时会结晶,形成晶体的固体 。结晶的过程是一阶的热力学相变化,在液态固态共存的期间,系统的平衡温度不变,等于凝固点 。结晶主要包括二个现象 , 成核和晶体生长 。
扩展资料:
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纯净的水不易导电,在常压下水的凝固点(冰点)是0℃,沸点是100℃ 。
在4℃时 , 1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为1克,此时密度最大.将水冷却到0℃,可以结成冰而体积增加 , 它的体积为原来的1.09倍 。如果加热到100℃,使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加1600多倍 。
水对很多物质的溶解能力很强 。水中含有溶解的空气,水中生物的生活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固
编辑于 2019-07-10
查看全部11个回答
生物高中知识点_这套学习方法_帮你轻松考好成绩_高中适用!
值得一看的生物高中相关信息推荐
生物高中知识点,高中成绩差,高一到高三怎么考好成绩?师兄学霸今日分享技巧 , 满是干货…高中在线补习 辅导 高中网课在线教育 九科教材免费领取 试听课 分享高考得分经验
xkb.gljb.vip广告
太阳能防冻液唐豪防冻液–质量达标,
值得一看的太阳能防冻液相关信息推荐
专业太阳能防冻液厂家,生产绿色环保防冻液 , 太阳能防冻液 , 建材用防冻剂等唐豪太阳能防冻液以优良的信誉远销全国各地 。太阳能防冻液详询
hbthhg.com广告
更多专家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4条评论
热心网友赞
傻狗👾这明明就是原理
查看全部4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水是怎样变成冰的?冰又是怎样变成水的
你看化学说 。这是因为水结成冰是一个凝固的过程,是物质形态上的变化(气态、固态、液态这三种形态的变化) 。晶体都有熔点和沸点,当物体温度高于沸点时是气态,低于沸点而高于熔点时是液态,当温度低于熔点时是固态 。水也是晶体 。在理想状态下,水的熔点是0摄氏度,当水的温度到达0摄氏度时并且向外放出热量时,水就会结成冰. 。二氧化碳是看不到的,其实那也不是(二氧化碳)烟,是(水)雾,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的很快,空气温度降了,它对水蒸气的溶解度变小,水蒸气发生液化反应 , 放出热量,就变成了小液滴,就是雾了 。这个和夏天冰棍冒“白雾”是一个意思,都是小水滴,而不是气态的其他物质 。即我们看到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干冰比水的温度低很多,所以相当于将干冰加热,干冰吸热升华,使水的温度降低 , 甚至结冰 。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咨询厦门和丰利干冰除污设备有限公司,谢谢!
广告2020-03-27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凝固这一物理现象 。凝固指的是温度降低时,物质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液态水在低温环境中放热凝固,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 密度增大,水分子依靠相互作用力,有序排列在一起,直至结冰 。
413赞·1播放
谁知道水结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的过程 。
凝固:物质从液相变为固相的相变过程 。
在一定压强下,液态的晶体物质,其温度略微低于熔点时 , 微粒便将规则地排列成为稳定的结构 。开始是少数微粒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形成所谓的晶核,而后围绕这些晶核成长为一个个晶粒 。因此,凝固过程就是产生晶核和晶核生长的过程 , 而且这两种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
凝固时的温度就是凝固点 , 等于熔点,不同的晶体其凝固点亦不相同 。
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称为凝固热,其数值等于熔化热),在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 , 直至液体全部变为晶体为止 。
非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逐渐失去流动性,最后变为固体 。在凝固过程它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 只是与某个温度范围相对应 。
熔化是凝固的相反过程 。
433浏览2019-08-30
实验“水迅速变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这是过饱和溶液不稳定性的实验 。醋酸钠的热饱和溶液在不受扰动下冷却,结晶作用往往不会发生 。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 是一种介稳体系 。当搅动此溶液或加入溶质的“籽晶”,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让水瞬间成冰的方法: 准备和操作:在250毫升烧杯中放入醋酸钠晶体(NaAc·3H2O)60克并注入蒸馏水40毫升;在水浴上加热至晶体全部溶解 , 再续数分钟,取出盛有溶液的烧杯,静置冷却到室温 。用玻璃棒伸入溶液内轻轻摩擦一下杯壁或搅动一下溶液或向溶液内投入一粒醋酸钠晶体作为“籽晶” , 顿时溶液内会析出针状结晶,并迅速遍及整个烧杯底部 , 即结成了“冰块” 。实验开始前,先准备以下材料: 醋酸钠晶体2包(1大1?。?玻璃杯1个、玻璃缸1个 勺子、镊子、开水、凉水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烧开的水倒进玻璃缸 2、将其中1包醋酸钠晶体袋子密封后放入开水 3、袋子充分接触开水 , 让晶体全部溶解 4、将袋子轻轻放入凉水中冷却至常温 5、往袋子里投入几粒错酸钠晶体 扩展资料: 泼水成冰要用热水,真正的原理是: 解释一:热水蒸发快且更容易形成细小的液滴 , 蒸发出去的热水遇冷,也更容易变成水雾 , 所以热水的“泼水成冰”效果更明显 。解释二:真正想要“泼水成冰”,更准确叫做“过水成冰”的话,按照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云雾物理专家张纪淮,在一篇文章中的解释比较有说服力: 说在环境温度达-40℃以下,是过冷水滴瞬间成冰的临界温度 , 高于-30℃时,就很难实现瞬间成冰了 。其中说的水滴直径要在几微米到200微米间,差不多等同于我们平时见的毛毛雨大小 。然后水滴瞬间结冰的基础条件是气温在-40℃以下 。在这一条件下实现水滴成冰,水要发生两个物理变化,首先水滴在低温条件下冻结后体积变大,同时释放潜热;然后水滴释放潜热是由外向内的,水滴外层先结冰,逐渐向内冻结 。所以气温越低,水滴结冰速度越快;水滴越小,冻结越快 。当气温低于-40℃时,还不足以实现“过水成冰”,泼出去的无数个水滴外层能迅速结冰 , 但内部仍是水,水滴完全冻结需要一定时间 ,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冷空气翻过雪山携带大量冰核,有可能会出现泼水成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盐
34赞·3,260浏览2019-02-17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4563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请问大家水结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凝固这一物理现象 。凝固指的是温度降低时,物质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液态水在低温环境中放热凝固 , 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 密度增大,水分子依靠相互作用力,有序排列在一起,直至结冰 。
222赞·145浏览2020-10-27
点水成冰是什么原理
将醋酸钠晶体加热溶解成过饱和溶液,当冷却至常温后变得极不稳定 。只要往里加入一点晶体就能打破平衡状态,过多的溶质就被析出,仿佛结冰一样 。
255赞·5,894浏览2020-08-24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提高高中生成绩的方法
根据文中提到的固体为您推荐
k12th.nbthjy.com广告
银川 液体水玻璃_用于泡花碱_硅酸钠_水玻璃等产品
值得一看的水玻璃相关信息推荐
中工信融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告
正在加载
评论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物理现象凝固 。许多液体在凝固时会结晶,形成晶体的固体 。
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 ,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固成为固体 , 氦是唯一的例外 , 常压下在绝对零度时仍为液体 , 需加压才能凝固为固体 。
许多液体在凝固时会结晶 , 形成晶体的固体 。结晶的过程是一阶的热力学相变化 , 在液态固态共存的期间,系统的平衡温度不变,等于凝固点 。结晶主要包括二个现象 , 成核和晶体生长 。
扩展资料:
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 , 纯净的水不易导电 , 在常压下水的凝固点(冰点)是0℃,沸点是100℃ 。
在4℃时,1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为1克,此时密度最大.将水冷却到0℃ , 可以结成冰而体积增加,它的体积为原来的1.09倍 。如果加热到100℃,使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加1600多倍 。
水对很多物质的溶解能力很强 。水中含有溶解的空气,水中生物的生活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固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凝固这一物理现象 。凝固指的是温度降低时 , 物质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液态水在低温环境中放热凝固,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密度增大,水分子依靠相互作用力,有序排列在一起,直至结冰 。
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相变为固相的相变过程 。在一定压强下,液态的晶体物质,其温度略微低于熔点时,微粒便将规则地排列成为稳定的结构 。开始是少数微粒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形成所谓的晶核,而后围绕这些晶核成长为一个个晶粒 。因此,凝固过程就是产生晶核和晶核生长的过程,而且这两种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凝固时的温度就是凝固点,等于熔点,不同的晶体其凝固点亦不相同 。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称为凝固热,其数值等于熔化热),在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直至液体全部变为晶体为止 。非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逐渐失去流动性 , 最后变为固体 。在凝固过程它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 只是与某个温度范围相对应 。熔化是凝固的相反过程 。
凝固—从生物作用方面来看,水要结成冰,水中需要许多结晶的中心,生物实验发现,水中的微生物往往是“结晶中心” 。而某些微生物在热水(水温在100℃以下一点)中繁殖比冷水中快,这样一来,热水中的“结晶中心”比冷水中的多得多,加速了热水结冰的协同作用,围绕“结晶中心”生长出子晶,子晶是外延结晶的晶核,对流使各种取向的分子都流过子晶 , 依靠晶体表面的分子力,抓住合适取向的水分子,外延出分子作有序排列的许多晶粒,悬浮在水中,结晶释放的能量通过对流放出,而各相邻的冰粒又连结成冰,直到水全部结冰为止 。
【热水先结冰的原理,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进冷冻室,哪杯水会先结冰?】
热水先结冰的原理,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进冷冻室,哪杯水会先结冰?

文章插图
3、冷水和热水,哪个先结冰?我们对热水先冻结的现象作出如下解释:
1.冷却的快慢不是由液体的平均温度决定的,而是由液体上表面与底部的温度差决定的,热牛奶急剧冷却时,这种温度差较大,而且在整个冻结前的降温过程中,热牛奶的温度差一直大于冷牛奶的温度差 。
2.上表面的温度愈高,从上表面散发的热量就愈多,因而降温就愈快 。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理由,热牛奶以更高的速度冷却着,这便是热牛奶先冻结的秘密 。
除了作出热牛奶先冻结的解释外,我们还大胆地类推出一个有趣的“猜想”:在发生严重冰冻的日子里 , 热水管应该先于冷水管发生冻结 , 是不是这样呢?由于我们生活在赤道附近的
坦桑尼亚
,这里气候四季炎热,难以观察到这十分有趣的现象,欢迎能观察到这一现象的中学朋友们 , 为我们提供信息,共同讨论 。
自从我们的文章发表后,世界上很多科学杂志都刊登了这一自然现象,认为这是对
牛顿冷却定律
的严峻挑战 。而且还以我的名字把这一自然现象命名为“姆潘巴效应” 。这真叫人不好意思呀!
应该是冷水先结冰
理由:正如上面提到的Mpemba
Effect,它只是对溶液或者悬浊液来说的,都不是纯净的水 , 而是混合物,而且这种效应也只是对特定的混合溶液才能产生的 , 而不是对所有的液体都适合,所以,对单一的水来说,还是冷水会先结冰
在很多情况下 , 热水较冷水先结冰 , 但并不是在所有实验中都能观察到这种现象 。而且,尽管有很多解释,但仍没有一种完美的解释 。所以,姆佩巴效应仍然是一个谜 。
在多数情况下,热水较冷水先结冰 。满意加分哈
热水先结冰的原理,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进冷冻室,哪杯水会先结冰?

文章插图
4、开水和凉水哪个先冻成冰块?什么原理?开水先结冰 。因为冷却主要取决于液体表面;
冷却速率决定于液体表面的温度而不是它整体的平均温度;
液体内部的对流使液面温度维持得比体内温度高(假定温度高于4℃);
即使两杯液体冷却到相同的平均温度,原来热的系统其热量仍要比原来冷的系统损失得多;
按道理应该是开水先冻成冰块。
这涉及到姆潘巴的物理问题,科学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和提出的一些解释,但都并不是很尽人意 , 详细可了解一下“姆潘巴问题”
根据实验证明取出地表水的同一种水,开水先冻成冰,开水蒸发快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根据了姆潘巴原理:同一体积、同一质量的水,温度较高的水更容易结冰 。
热水先结冰的原理,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进冷冻室,哪杯水会先结冰?

文章插图
5、为什么热水可以结冰热水是热的,可为什么比冷水更快结冰
比如说热水的温度为50度,而凉水的温度为10度,(不能为零度,0度为冰水混合物了),物理学里有这的原理:结冰,液体凝结/凝固,必须释放液体本身热度,而结冰的环境必须是0度以下,2种水在同样的环境下,热水与结冰环境的温度温差最大,而10度的凉水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小,而热水必须迅速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所以温度差度越高的凝结越快
,为什么呢!水中有无数个水分子,而水分子遵循这样一个原理:温度越高,水分子之间活动越快,这样就是为什么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快,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所以水会烧开,而水分子间会相互排斥,(温度高的时候散开,温度降的时候又慢满相聚),所以,把热水突然放在冷的地方,温度急降,水分子迅速聚居在一起,所以凝结的比冰水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