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大中华史(全两册)读后感1000字( 五 )


第一章《从猿到人 , 寻找北京人的故事》对小人物裴文中照片的相关描写 。岳南选择了一张1929年技工王存义拍摄的裴文中和北京人头骨的照片 , 在照片下的注释中 , 作者写道:“(王)拍摄时太注意北京人之头 , 而忽略了裴氏之头” , 以前我也曾经在别处看到过这张照片 , 都不如岳先生注释得如此体贴 , 让人能感受到当初拍摄者的错误是那样的带着人体温度 。
第八章《惊魂马王堆》 , 岳南为我们还原了当初马王堆开启之时的惊心动魄 , 看的时候如看悬疑小说 , 步步惊心 。当我们读到因为没有及时收集研究当时墓中那独有的气体 , 很多东西后来都变质了 , 觉得真是特别遗憾 。
说到这里 , 忽然想打一个蹩脚的比方了 , 历史就如马王堆汉墓中的那些文物 , 当时都是有着特殊的味道的 , 如何保存和还原那种味道 , 是历史学家的责任 。多亏有了岳南这类作家 , 才能让我们一窥历史的细节 , 感受历史的温度和弹性 。
《岳南大中华史(全两册)》读后感(五):像读小说一般去读历史
我们曾在历史课文上读到过“北京人”头盖骨及石器、骨器、其用火遗迹这一伟大发现的介绍性文字 , 也曾记住那个带来划时代发现的那个人——裴文中 。但对于“北京人”化石背后的故事 , 或许有很多人并不知晓 。
对此 , 岳南在书中为我们披露了因中日战争爆发、时局动荡 , 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将“北京人”化石运往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避风险 , 待战争结束后再回还中国的一段过往 。然而 , “北京人”化石的命运也从此变得诡秘而复杂 , 几经波折 , 最终下落不明……时至今日 , 寻找“北京人”的工作仍在继续 , 我们仍然期待失踪80年的“北京人”重返人类家园 。
这本《岳南大中华史》从瑞典地质、生物学家安特生于上个世纪初来华 , 叩开“北京人”为起点 , 随着历史的时间轴线 , 为我们层层展开对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的一段段历史过往的解读 。
以往读历史书籍 , 我们常常读的是史实 , 是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记述 。在这本书中 , 我们能读到的却是一种发现历史的过程 。作者将考古与发现描述得跌宕起伏 , 将回望历史变得有剧情 。其场景的代入感又很能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
读这本书我总体感觉阅读节奏较以往印象中的史书阅读要快得多 , 但它本身的趣味性增强了我们对它的记忆程度 , 使得我们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却并未随着阅读的快节奏而减少 。书中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脉络梳理清晰 , 其独特的历史审视视角让我们不但没有感到乏味 , 反而容易沉浸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