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写法怎么样?( 四 )


二、本册教材分析:
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让学生自由想象 。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
三、教材编排特点: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学生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
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歌曲,每学年背唱歌曲4-6首 。
3.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
4.认真聆听欣赏曲,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
5.初步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 。
6.能够选择学过的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继续唱好韵母,逐步做到音色统一 。2.认识1---7七个音在五线谱中位置认识高低音点 。3.听唱歌曲,在教师帮助下视唱4--8小节
教学难点: 1.在换气记号处换气,吸气时不出声,不耸肩,以统一的音色,获得较自然而优美,明亮而圆润的童声 。2.学习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唱好带副韵母的字,作到正确清晰 。
五、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措施:
1.继续抓好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本学期,继续把“课堂表现”(上课纪律、学具准备、举手发言等)作为音乐评价之一,期末采用“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的方式进行考评 。
2.机动灵活的选择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教学过程,备好每一堂课 。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一切音乐教学活动不强求一致,允许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
3.平时,多和孩子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与学生建立亲切友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尽量制造轻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到音乐基础知识、技能 。
4.加强实践与创造 。平时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锻炼孩子们的胆量,但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多‘鼓励’,少‘批评’,树立起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
5.加强综合与渗透,即融入其它学科知识,真正体现学科间的的综合
6.每节课单拿出10分钟时间学生集体学习吹口琴 。
1.教改专题: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改措施
(1)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 。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 。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 。如 “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 。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 。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 。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 。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 。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