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读后感锦集( 二 )


【《棱镜》读后感锦集】《棱镜》读后感(五):不一样的科幻
这本书真的是我读过最特别的科幻作品之一了;很多科幻,包括很多名作都是恨不得给你塞一堆设定,给你展示各种奇观,而本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想给你塞设定,在阅读的字里行间,你便已明白作者所描绘的世界 。这也是一本注定很难影视化的作品,很多场景都难以付诸你的视野,成为让人直观的存在,却又让人脑海里不难想象出现场的样子,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感谢译者的水平 。全书有着大量关于哲学、辩证与神学的对话内容,令人在阅读之余不免会产生很多思考,对于自我、对于人与外界、自己与社会等等,相信每一个书友在看完这本书后都会有属于自己所得 。到了这里,我想说说我自己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本书由7个小情节组成,每段故事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我在每个故事上都感受到了淡淡却又很浓厚的孤独,故事里的每个主角都仿佛被作者将其与世界隔离开来,明明世界之大,却只有自己眼前的方寸之地;相对于很多人不喜欢最后两篇故事,我却很喜欢,甚至可以说最后一段是本书的神来之笔 。其实我是很讨厌书里有别人的观后感的,对于“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是简直是种亵渎;但最后那段文字却还是很触动我,又有谁不希望“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与你相遇”这种命运的锚点落到自己的身上呢 。(笑)
《棱镜》读后感(六):恶魔和机器人打架谁赢?
小时候总希望自己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拥有不一般的能力 。后来看的剧集多了知道这样的人要么是站出来拯救世界级别的主角,要么就是为了拥有更高级能力的人赴汤蹈火的炮灰 。想要在拥有超强能力情况下还度过普通上班日常的恐怕只有吉良吉影 。(不是
总之“特殊”有可能是件糟糕的事情,尤其是在没有危机需要拯救的时代,特殊的人反而会被当作异类 。《棱镜》里就有这么一类特殊的人,他们被称为“幽灵” 。
《棱镜》读后感(七):40年前的棱镜折射出如今
我读过的科幻作品不算多,所以在读《棱镜》之前,我脑海中对于科幻的感觉,正如这个词汇的中文表达方式那样,先“科学”后“幻想” 。所以读完第一章之后,我其实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也可以叫科幻吗? 再继续读下去,第二个故事有些渐入佳境的感觉了,尤其是最后女童作为“母体”的概念出现后,我开始有了阅读的“爽”感 。再之后的几章,逐渐丰富了作为“棱镜”所能够折射出的方面 。
故事里的世界分为三层:上界——居住着代表颜色的神,其中有创言能力的艾斯克里托尔为人类创立了语言、创造了人类的世界;中间的林堡——即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地球上,人类创造了控制体,它收集并增幅人类的意念,加以控制并重新分配,将人类的意念转化为能量;下界——颜色从天而降的世界,生活着特定的种族,也被称作卢比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