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1、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娃娃鱼”虽然称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 。它的身体呈棕褐色,皮肤滑润无[,长着四只不大的脚;头扁圆而宽,口很大,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位于头部背方;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只是身体要大得多 , 一般身长1米左右,重5?6千克,最长的可达1.8米以上 , 是世界上现存的有尾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
大鲵的分布较广,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北部)、四川、河北、陕西和山西等?。ㄗ灾吻┒伎梢哉业?。它主要生活在山区水流清澈湍急、水温较低的溪流中,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 。夏末产卵,每次产500粒左右,2?4星期以后就能孵化成幼体 。它的食物包括鱼、虾、蛙、蝌蚪和蚯蚓等 , 常在夜间活动,利用尾巴和躯干的不停摆动进行游泳 。游泳的时候,四条腿紧贴在身体两侧,以减轻前进的阻力;在水底活动时 , 腹部贴在地面上 , 以后腿推动身体前行,前腿用于变换行动的方向 。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 , 学名为Andrias davidianus.属于两栖类动物. 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常栖息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涧清澈溪流中 。分布于宝峰湖、金鞭溪、索溪和黄龙洞暗河中,喜水质清澈的溪河转弯处 。具四足,以足行 。有肺,无鳍无鳞,四肢粗短,靠肺呼吸 。白天隐匿洞中 , 天黑外出活动、觅食 。

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2、娃娃鱼是鱼吗?我听朋友说不是请大家告诉我一下不是 , 是两栖动物
大鲵
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 , 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可超过1米,在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 米 。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 , 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 , 后肢四趾,稍有蹼 。尾侧扁,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
生存环境
栖息于海拔200-1500m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石缝裂隙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 。
捕食与食性
觅食不是主动出击,张开大口,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
分类
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
分布
在云南的滇东北和滇东南的山溪中有发现,中国17个省区均有分布 。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 。
中国特有物种 , 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 。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 ,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数量稀少,需加强保护 。
繁殖
每年7~8月间产卵 , 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雌鲵产卵后,“任务”即告结束 。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 , 2~3周后孵化 。雄鲵从此就要担当所有的孵卵任务,直至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为止 。
大鲵的保护
由于它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 。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 。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和CITES附录I 。
别名娃娃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 。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至1.5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 , 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 , 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
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 。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 , 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经济生态价值
大鲵有广泛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 , 可食用、药用、科研、观赏及工业制革等 。
人工养殖
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 , 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 , PH值在6.5~7.5 。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 。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 , 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
2、大鲵苗种放养及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 , 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 , 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 。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 , 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 , 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 。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源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 , 主要有以下三点: 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 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 。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 。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 。一般情况下 , 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 。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 。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 。放养时 , 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
3、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 , 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 , 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 , 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 , 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 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 , 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 。另外 , 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 。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 , 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4、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
4.养殖条件:室内外均可养殖 。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 。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 , 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 。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 。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
5.种苗放养: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 。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 。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
6.饲喂: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 。投喂饲料 , 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 。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 。投喂量为体重的5-10% 。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
7.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 。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 。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 , 喜阴暗怕强光 , 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 。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注意水温变化 , 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 , 以防"夏眠" , 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
娃娃鱼学名大鲵,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 , 所以俗称为“娃娃鱼”,它实际上并不是鱼,它名之曰鱼而非鱼,是我国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有点象壁虎,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公斤,最大的达50公斤 。它的头宽大而扁平,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粒 。眼小,位于头背,无眼睑 , 这是长期适应水下生活而退化的结果 。弧形的口裂十分宽大,上下颌具多数大小相似的细齿 , 有利于取食 。体躯宽扁而壮实 。侧扁的尾部很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尾的上下有鳍状物 。四肢肥短,很像婴儿的手臂,据说也是把它叫做娃娃鱼的又一个原因 。前肢具4指,后肢具5趾 , 指(趾)间有微蹼 , 无爪 。体表皮肤较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粘液 。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 。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 , 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样 , 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 , 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
娃娃鱼平时喜栖于山谷清澈的溪流岩石底下,一遇大雨或山洪暴发,又常常离开水面,有时还会攀缘上树 。专以鱼、蟹、虾、蛙等为食料,是山里水中的“恶霸” 。有时威吓行人 , 乃至伤人 。因此,井冈山人又称它为狗鱼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在茅坪八角 楼曾以群众送给他的大鲵,启发、教育人民起来革命打倒土豪劣绅 。井冈山溪涧纵横,洞泉密布,水清凉爽,是娃娃鱼生活的乐园 。它白天常常潜息在清水的洞穴内,夜间游出洞穴,张口对着流水 。让鱼、虾、虫、蛙等食物囫囵流入壮里,以此为寻食方式 。《山海经、北山经》中曾写到:“泱泱之木…… , 其中多人鱼 , 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 , 食之无痴疾” 。
大鲵的分布很广泛,黄河、长江及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中都有它的踪迹,遍及北京怀柔、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 , 在我国古书中多有“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之体 , 而以足行,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等记载,《本草纲目》中也说:“鲵鱼,在山溪中 , 似鲶有四脚 , 长尾,能上树,声如小孩啼,故曰鲵鱼,一名人鱼” 。可见大鲵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早已为我国人民所熟知,娃娃鱼的名字也一直传到现在 。
在两栖动物中,大鲵的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 , 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每个洞穴一般仅有一条 。洞的深浅不一,洞口比其身体稍大,洞内宽敞,有容其回旋的足够空间,洞底较为平坦或有细沙 。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 。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 , 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 。它在捕食的时候很凶猛,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突然张开大嘴囫囵吞下,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 , 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后语说:“娃娃鱼坐滩口,喜吃自来食”即指此而言 。成体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有时还吃小鸟和鼠类 。有趣的是,它还善于“用计”捕捉一种隐藏在溪中石缝里的石蟹,利用石蟹两只大螯钳住东西便不轻易松开的特点 , 将自己带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缝之中,诱使石蟹用螯来钳 。一旦发现石蟹“中计”,便立即将其顺势拉出 。
由于新陈代谢缓慢,食物缺少时其耐饥能力很强,有时甚至2―3年不进食都不会饿死 。9―10月活动逐渐减少,冬季则深居于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块下冬眠,一般长达6个月 , 直到翌年3月开始活动 。不过它入眠不深,受惊时仍能爬动 。
大鲵每年5―8月繁殖 , 它的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很难区分,只有在繁殖期通过泄殖孔的不同来辩认,雄性泄殖孔的内周有一圈突出的白色乳点,孔的周围充血红肿,桔瓣状的肌肉隆起 , 雌性泄殖孔的肌肉则是松弛的 。大鲵的繁殖以体内受精为主,雄性不会鸣叫,两性也没有“抱对”和交配行为发生,但雄性的求偶表现也很引人注目 。雄性先是不断围绕着雌性游动,时而前行,把尾巴向前弯曲并急速抖动;时而后游,用吻端去触摸雌性的泄殖腔孔 。雄性的这种求偶游戏,竟长达数小时之久 , 雌性在雄性的刺激下,终于尾随在雄性之后,缓缓游动 。雄性乘机排出乳白色的精包 , 徐徐沉落水底 , 雌性则以泄殖腔的边唇扣住精包,随之将精子吸入体内,储于输卵管中,等待着与卵子会合而受精 , 而精包的胶质包膜则被遗弃到体外 。
产卵前通常首先由雄性用头、足和尾部把洞穴做的“产房”清扫干净后,雌性才住进去 。产卵多在夜间进行,雌性一次可产卵400―1500枚,卵为乳黄色,直径5―8毫米,并形成长达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的念珠状卵带,飘浮在水中,有时也成块粘贴在石壁上 。雄性随即排精 , 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 。雌性产完卵后即离开洞穴 , 卵靠自然温度孵化 。雄性则留在洞穴中负责监护,在卵周围回游和爬动,还常把身体弯曲成半圆形,将卵围住,或把卵带缠绕在身上,以防被水冲走和天敌的侵袭 。孵化期为30―40天,最多也有长达80天的 , 随水温的不同而变化 。孵出的幼体形状似蝌蚪 , 体长为2.8―3厘米 , 体重0.28―0.3克,体表的背面为浅棕红色 , 腹面为浅黄色,全身密布黑色素细胞小点,头稍向腹面低弯 , 头前的上颚吻端有一对外鼻孔,头前方背侧有一对深黑色的小眼睛 , 靠近前肢前面的颈部左右两边各有三根树枝状的外鳃,为呼吸器官,每根鳃枝上长着似绒毛的桃红色须状物14―15束,外鳃要待肺形成后才逐渐消失 。腹部由于卵黄囊较大,腹腔呈长椭圆形的袋状,囊内积存的卵黄物质是其出生后的营养来源 。作为运动器官的前后肢都尚未完整,所以在水中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不活动时就侧卧在水底 。但尾比较发达,可以依靠尾的摆动进行不规则的运动 。幼体生长缓慢,2岁以内以植物为食 。大鲵的寿命较长,可达50―60岁 。
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可超过1米,在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 米 。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 , 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稍有蹼 。尾侧扁,圆形 , 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
生存环境
栖息于海拔200-1500m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石缝裂隙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 。
捕食与食性
觅食不是主动出击,张开大口 , 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
分类
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
娃娃鱼是两栖动物
不是,是两栖动物 。
鱼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从身体结构到生活习性 , 都发生了适应水生生活的一系列变化,例如:鱼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靠尾鳍和其他鳍的密切配合在水中游泳;靠体表的粘液和鳞片保护身体等等 。所以,水是鱼类的生命 。
娃娃鱼又名大倪,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常栖息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涧清澈溪流中 。分布于宝峰湖、金鞭溪、索溪和黄龙洞暗河中,喜水质清澈的溪河转弯处 。具四足,以足行 。有肺 , 无鳍无鳞,四肢粗短,靠肺呼吸 。白天隐匿洞中,天黑外出活动、觅食 。此鱼在夜间觅食时会发出婴儿般的叫声,同时其四肢上都有五指,形如小孩的手掌,故名娃娃鱼 。通常体长在30~40厘米,体重1~1.5公斤 。娃娃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长江和珠江等上游的17个省区,我省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脉 。
不是,是两栖动物 , 学名:大鲵
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3、娃娃鱼长什么样?“娃娃鱼”虽然称为鱼 , 其实它并不是鱼 , 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 。
娃娃鱼的身体呈棕褐色 , 皮肤滑润无鳞,长着四只不大的脚;头扁圆而宽 , 口很大 , 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位于头部背方;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 。
只是身体要大得多 , 一般身长1米左右,重56千克,最长的可达1.8米以上,是世界上现存的有尾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

扩展资料:
大鲵的视力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还能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动 , 进而捕捉水中的鱼虾以及昆虫 。中国大鲵在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是生物链重要的一环 。
中国大鲵在不同的水域中,食物来源也略有不同,它们食量大,主要捕食水中的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及小型节肢动物等 , 此外在大鲵的胃中也发现有少量植物组分 。
生活在长江流域大鲵所处栖息地内,有着白甲鱼、宽口光唇鱼、马口鱼等鱼类,为大鲵提供了广泛的捕食对象 。
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4、娃娃鱼是鱼吗不是.
大鲵,又名娃娃鱼、海狗鱼、狗鱼 , 主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叫声像幼儿哭声,因此得名“娃娃鱼”,属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 , 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
,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 , 长大后用肺呼吸 。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 , 口大,眼不发达 , 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 , 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 , 尾上下有鳍状物 。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 , 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 , 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 。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 , 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 。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 , 其实属两栖动物 , 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
鱼类和两栖类相同点是都需要受精,都有体外受精也有体内受精 , 两栖类如蜥蜴体内受精,如青蛙体外受精 , 鱼类有卵生(如部分鲨鱼和大多数鱼类)也有胎生(如部分鲨鱼、孔雀鱼),两栖类都是胎生 。
娃娃鱼不属于鱼类 , 它是一种两栖动物 。
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 , 而且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就会生活在陆地上,并用肺呼吸了 。
这种动物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在1000米以下的溪流附近都有可能存在,由于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 , 所以叫娃娃鱼 。它的食性较杂,能吃的东西也很多 。
娃娃鱼体表皮肤较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粘液 。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 。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
“娃娃鱼”虽然称其为鱼 , 其实它并不是鱼 , 它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学名叫大鲵 。娃娃鱼身体扁平,头宽而圆扁,口大、眼小、四肢短小,特别是前肢像小孩的胳膊 。它的叫声酷似小孩的啼哭,所以人们称它为娃娃鱼 。娃娃鱼的肉质白嫩,味道鲜美,是酒宴上的佳肴 。由于人们的无情捕食,娃娃鱼已濒于绝迹,现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
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5、娃娃鱼是鱼吗 为什么 娃娃鱼不是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因为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学名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
简介
大鲵(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 )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 。体大而扁平 , 一般全长582~834毫米 , 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 。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 , 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
主要价值
一、科研  ,  大鲵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 。
【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二、食用,早在几千年前 , 中国的山海经就提到了大鲵,该种是山海经里面存在的上古神兽,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很多人桌面上的美食 。大鲵肉质鲜嫩,有一股山椒的味道,故又被称为大山椒鱼 。(注:濒危物种,只可食用人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