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和赤潮是什么,水华和赤潮

1、水华和赤潮首先同意3楼的说法 。
一 水华: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 , 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水华”发生时 , 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 。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 , “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 , 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此外 , 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
我国池塘养鱼以肥水、密养、混养为特点,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 , 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 。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 。
(1) 隐藻水华 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 , 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 。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
(2) 膝口藻水华 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 , 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口 藻(Gonyostomum depressum),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Gymnodinium),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
(3) 裸甲藻水华 这是由蓝绿甲藻(G.cyaneum)大量繁殖引起的 ,  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 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 。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 。
(4) 角藻水华 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 , 优势种为飞燕角藻(Ceratium hirdndinella),水色呈不 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
(5) 颤藻或席藻水华 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 。水色蓝绿到灰绿, 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Oscillatora moeegeotii)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O.rubesens)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Phormidium luridum)水华呈红褐色 。多在夏季出现 。
(6) 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 由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极为突出 , 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 。夏季出现 。
(7) 微囊藻水华 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rocystis aeruginosa)和粉状微囊藻(M.pulverea),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 。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 。
(8) 尖头藻水华 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
(9) 微型蓝球藻类水华 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常为蓝球藻(Chroococfus)、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 。
(10) 团藻目水华 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 。水色绿 , 水面常有绿色浮膜 。
(11) 绿球藻目水华 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35) 阴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过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 。
(12) 裸藻水华 主要由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阴藻和其他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 。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 。
(13) 囊裸藻水华 通常由棘刺囊裸藻和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烟灰或红褐色 。
(14) 硅藻水华 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菱形藻等形水华,阴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的数量 。水色褐,透明度较大 。多在春秋出现 。
(15) 金藻水华 常由棕鞭藻和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阴藻的数量较多 。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 。主要在早春出现 。
二 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 ,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 。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 , 赤潮也日趋严重 。我国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至1994年共有194次较大规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后则有157起 。
赤潮的成因
赤潮究竟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现象 , 还是人为污染造成的,至今尚无定论 。但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赤潮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
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
③环境条件 , 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 。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 。
赤潮的危害
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
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 , 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
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20微米)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水华"(water blooms)是一种在淡水中的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 。"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 。这两种在自然界就有的赤潮和"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
②发展为灾害:由于人类经济的发展,对大自然造成了许多干扰,最主要的是N、P营养成分的增加,造成淡水、海水的富营养化,为水中这些微小生物的爆发性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赤潮消失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和分解,耗尽了水中的溶解氧,分解物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难闻,严重威胁海洋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同样地,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 , 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水华和赤潮】所谓水华(water blooms),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
赤潮(akashiwo,red tide , red water,dis-colored water)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 。
总结一下:水华发生在淡水中,赤潮发生在海水中 , 都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 。
赤潮:赤潮又称红潮或有害藻水华,通常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海水中过度增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现象 。
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会变成红色,还能变成桔红色、黄色、绿色、褐色等 。
赤潮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害的,它们自生自灭 。然而 , 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发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产养殖业,赤潮毒素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水华和赤潮

文章插图
2、什么是赤潮和水华???赤潮和水华
①本为自然现象:
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20微米)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水华"(water blooms)是一种在淡水中的自然生态现象 , 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 。"水华"发生时 , 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这两种在自然界就有的赤潮和"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
②发展为灾害:由于人类经济的发展,对大自然造成了许多干扰 , 最主要的是N、P营养成分的增加,造成淡水、海水的富营养化,为水中这些微小生物的爆发性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赤潮消失期 , 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和分解,耗尽了水中的溶解氧 , 分解物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难闻,严重威胁海洋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同样地 ,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 , 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
由此可见,一个是海洋中 , 另一个是淡水中;一种是某些微?。?-20微米)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引起水体变色,另一种是仅由藻类引起的 , 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水华和赤潮

文章插图
3、水华和赤潮赤潮:赤潮又称红潮或有害藻水华,通常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海水中过度增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现象 。
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会变成红色,还能变成桔红色、黄色、绿色、褐色等 。
赤潮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害的,它们自生自灭 。然而,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发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产养殖业,赤潮毒素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水华和赤潮

文章插图
4、水华和赤潮是什么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生长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 而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突发性的繁殖或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异常现象 。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
为防止赤潮的发生,其有效措施是防止营养物质污染 , 注意控制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 。
防止水华现象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藻类的生长,比如有打捞、絮凝除藻和生物控藻等 。
赤潮是海洋污染的信号 , 会造成海洋中鱼、虾、蟹、贝类大量死亡,对水产资源破坏严重 。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水华和赤潮

文章插图
5、水华赤潮是什么?“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 。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
水华在淡水域,赤潮在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