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山东大学 中华好诗词20160730( 六 )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
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 。
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
这期间,他兢兢业业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诗刊》的创刊与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繁荣诗歌创作、加强诗歌队伍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满怀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以热情、多产的诗人形象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迎来了他创作的又一高峰,相继出版了《臧克家诗选》、《凯旋》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 。
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对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
臧克家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
中国的一些名作家资料——要10个哦 老舍 《骆驼祥子》《月牙儿》巴金 《家》《春》《秋》冰心 《寄小读者》《两个家庭》 《小桔灯》毕淑敏《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鲁迅:《呐喊》《彷徨》《阿Q正传》《野草》《朝花夕拾》《故乡》《药》《狂人日记》《社戏》《伤逝》《孔乙己》等 郭沫若:《女神》等 茅盾:《子夜》《蚀》等; 沈从文:《边城》; 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二马》等;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 巴金:《家》《春》《秋》《灭亡》《新生》《复仇》等; 钱钟书:《围城》;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赵树立:《李有才板话》; 冰心:《两个家庭》《去国》《超人》等;
季老的资料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 。
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1] 。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
叔季嗣诚 。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 。
入私塾读书 。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
10岁,开始学英文 。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 。
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 。
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 。
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
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 。
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 。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 。
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 。
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
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 。
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
”(《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 。
因此,“非读梵文不行” 。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