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摘抄( 二 )


【活着读后感摘抄】《活着》读后感(三):泪点超低的我,看完《活着》为什么没哭
都说泪点再高的人,看完《活着》也会泪眼婆娑,
作为看个蜡笔小新剧场版都会哭出来的我,看完《活着》却一滴眼泪也没有?!
余华老师的文笔不算华丽,但却很真实,真实到我读完福贵的一生,就好像陪他过完了一生 。
和他一起经历赌光家产追悔莫及,却阴差阳错躲过了斗地主;陪他一起被抓去当兵,却阴长阳错躲过了饥荒;陪他享受儿女双全,却又突的变成孑然一身……
经历过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哪里还有眼泪可以流 。
看到结尾处,福贵对着家里仅剩的老黄牛,喊着每一个人的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好像突然漏了一个大洞,洞里什么都没有,空唠唠的……
都说余华是“把快乐留给自己,痛苦留给读者”的作家,一点不假!仅有9万字的《活着》读起来很快,可是缓起来却很慢 。
放下《活着》很容易,但是放下“活着”却很难!
面对生活的苦难,哪有什么真正乐观的人啊!无非就是比别人更懂得“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的技巧 。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也不会永远逆风,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之前所经历的苦难,到底是老天伸出的一脚,还是伸出的援手 。
乐观的人,说“这生活多少带点调皮”;悲观的人,说“这生活终将至我于死地” 。
可是无论悲观还是乐观,我们都是热热闹闹的来,孤孤单单的走 。
开心时就大笑,难过时就睡觉 。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生活中的小平淡,接受生活中的小玩笑 。
好好享受这数十载的时光吧!
PS:不得不说,你华哥就是你华哥,仅仅9万字,就把读者的心狠狠拿捏!
《活着》读后感(四):活着的悲与喜
读完之后就顺着把后面几篇自序都看了,看完又翻到最前面看那个序,还是觉得不尽兴,差点开了二周目,于是来网上看看网友的评论,大多数人都说写的太惨了,比惨第一名,我认为则不然,但始终说不出缘由,之后想了想余华的自序,和朋友几番讨论,终于想通了 。
故事一开头就挑明了福贵的现状,只有一头比自己还老的的牛,中间他会一点点失去一切,这些读者打一开始就都知道,但最终还是给人以无尽的痛,这就源于作者对情节的安排 。富贵几次遇到大难,被抓壮丁,被包围,土改,公社化,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闻格…这都是历史上日子最苦的坎儿 。照这福贵这倒霉体质,遇上这些个天灾人祸,还指不定得有多惨呢 。所以读到这些地方时我早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每每提心吊胆的翻开下一页,没想到最终这些大坎儿都平平稳稳地度过去了,日子总算好起来了 。正当我松一口气的时候,余华却突然跳出来,朝着我胸口就是一刀,刀速之快,手起刀落,白进红出 。读到后面不免有些ptsd,心力愈发憔悴了 。几次都想把书一把扔出去再追过去踩几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