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贤纳士的诗词 招贤纳士的诗词

关于招贤纳士的诗词 招贤纳士的诗词

有关“招贤纳士”的诗句有哪些?有关“招贤纳士”的诗句有: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贾生》唐代:李商隐 译: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 。
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宋代:辛弃疾 译:趁旅途的征衫未换,正好去朝见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贤访贤 。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
——《重赠卢谌》魏晋:刘琨 译:重耳流亡时多亏了五位贤臣相助,小白用管仲做丞相不计较射钩前嫌 。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
——《金门答苏秀才》唐代:李白 译:麟阁之广集才贤,犹巨海之受纳百川 。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唐代:李白 译: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与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与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
——《送杨少府赴选》唐代:李白 译:朝廷群贤聚集,没有邪心坏肠之人,明鉴民情,深入民心 。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
——《二月二十四日作》宋代:陆游 译:只愿有众多的忠臣贤士云集在朝廷,我这书生便是穷困而死,也胜过侯王升封!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蜀相》唐代:杜甫 译: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代:李白 译: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 。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神童诗》宋代:汪洙 译:皇上器重英雄豪杰,读书教你们如何博得皇上的欢心!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招贤纳士的诗句招贤纳士的成语典故是: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释义】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 。
指网罗人才 。
【出处】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近义词】 纳士招贤、招贤礼士...
招聘的成语,以招字开头的?除了招兵买马,招贤纳士,还有什么以...【招兵买马】【招财进宝】【招财纳福】【招风揽火】【招风惹草】【招蜂惹蝶】【招风惹雨】【招蜂引蝶】【招花惹草】【招魂续魄】【招魂扬幡】【招架不住】【招军买马】【招门纳【招权纳贿】【招权纳赂】【招权纳赇】【招是搬非】【招是揽非】【招事惹非】【招是惹非】【招是生非】【招亡纳叛】【招降纳附】【招降纳款】【招降纳叛】【招贤纳士】【招贤礼士】【招降纳顺】【招贤下士】【招摇过市】【招摇撞骗】【招之不来】【招之即来】【招灾揽祸】【招揽灾祸】【招灾惹祸】
古代形容向社会招贤纳士的话怎么说圣旨;求贤令1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2,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3?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4,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 。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5 。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6!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7?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8?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9,唯才是举10,吾得而用之 。
通过招贤纳士笼络大批优秀人才,是华夏文明得以绵延不息、兴盛至今的原因之一 。
古人招纳贤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后来伊尹助汤灭掉夏桀 。
到了周代,招贤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八方人才 。
此后,我国历代都有具体的人才招聘的政策、形式与方法 。
归纳起来,古人招贤纳士主要有五种方式 。
一是筑黄金台 。
亦称招贤台,是古代帝王招贤纳士的一种常用手段 。
典出战国:燕昭王欲报齐仇,拟招徕人才,向郭隗问计 。
郭隗说:“请先自隗始 。
”昭王即为其筑宫室而敬之如师,并在北易水南(今河北易县东南)筑台招贤,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士 。
燕昭王礼贤下士名声不胫而走,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局面,于是乐毅、邹衍、剧辛、苏代等相继而至,使燕国日益强盛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