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俗诗词 与民俗有关的诗词( 三 )


天津京剧 京剧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由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等艺术形式相互交流、融合而萌发 , 形成于北京 , 具有独特风格的 , 很快遍及全国的一个戏曲剧种 。
初始时 , 并没有“京剧”这个确切的名字 , 曾出现过“二黄”、“平戏”和“京戏”的称谓 。
在它孕育、形成时期 , (约在清朝的道光初年) , 京剧首先传入了京都的门户——天津 。
同治中期 , 皮黄又由天津传至上海 。
天津虽不是京剧的发源地 , 但就其对京剧的传播、张扬、促进 , 乃至于光大方面来讲 , 是呈显著之势的 。
究其原因是 , 天津有着适宜于京剧发展的地理环境(地处陆路、水路的南北交通要道)与人文环境(有着爱戏、懂戏的观众) 。
从大量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京剧的萌芽开始 , 几乎所有的京剧名家精英都曾鱼贯津门献出他们最拿手的 , 或新创作的剧目 。
如在声腔曲调和舞台语言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而最早成名的京剧演员、“京剧老生前三杰”之一的余三胜 , “后三杰”谭鑫培、南派京剧创始人之一王鸿寿 , 李桂春、盖叫天、杨小楼、周信芳以及后来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来津演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 。
而天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名丑第一人刘赶三、“后三杰”之一的孙菊仙 , 创立了武生“黄派”的黄月山、“尚派”的尚和玉以及李吉瑞、王克琴、赵美英等京剧名伶 , 将众多的剧目呈现在天津京剧舞台上 。
天津“票房”的实力也非常强大:窦砚峰、王君直、王庾生、袁寒云、王颂臣等名票不仅自己能唱 , 还教出了不少弟子 , 也有不少问艺于他们的京剧名家 , 如余叔岩、孟小冬等 。
而严范孙、林墨青等近代著名教育家 , 不仅素好京剧 , 而且还积极倡导戏曲改良 , 亲自组织演员创编新剧目 , 从而成为清末民初天津戏曲改良运动的中坚力量天津地处九河下梢 , 为中国北方“泽国水乡”水路交通运输主要靠摆渡浮桥和陆续建的可开启的钢桥 。
中国革命著名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就是在金汤桥会师的 。
人生礼仪纷繁复杂 , 多姿多彩 。
虽为工商大都会 , 但思想仍有较浓厚的封建小农经济意识 , 崇尚封建孝道和伦理 , 追求多子多福 , 家大业大 , 子孙满堂 , 以养育5男2女为理想生育模式 。
求子育子诸礼莫不以祈求福寿安康为目的 。
婚姻依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 讲究门当户对 , 彩礼重聘 。
无论娶媳聘女皆大操大办 , 讲排场 , 比阔气 , 奢靡至极在所不惜 。
丧葬之礼更为奢华 , 缛节俗例儿比比皆是 , 推崇大出殡 , 重棺椁 , 重寿衣 , 事死如事生 。
旧时 , 祝寿讲究宴请宾朋 , 请戏班唱堂会 , 并有男不过10(逢10) , 女不过9(逢9)之风俗 , 尤对66岁生日格外重视 , 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俗谚 。
津人为公好义 , 受元代漕运及居民多为明代屯兵后裔人口杂处五方影响 , 码头习气、行武之遗风尚存 , 民众多聚义互助 , 热心公益 , 不仅有水会、杠子房、小大院等社会公益职能组织 , 还因其商贸发达 , 成立了许多相对具有约束力的民间职业社团组织及客商寓居津门所建的会馆、乡祠 。
普通居民喜出入相招 , 守望相助的邻里之情 , 但攀比之风颇重 , 好散财“买脸” 。
长期漂泊无定的生活 , 培育了津民喜团聚、好热闹 , 钟情年节时令的庆贺活动 。
尤其对春节、元宵...
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天津市是历史文化名城 。
天津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 。
明弘治4年(1491年)有官吏上书朝廷:“天津之地 , 水陆咽喉 , 所系甚重” 。
优越的地理位置 , 使津地成为历朝畿辅首邑和我国连接海内外、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
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下 , 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 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