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上、下)》读后感1000字( 二 )


另外译者虽文笔无恙,却颇忠琐念,着实引人不快,前言开始便闲扯电影,并莫名其妙的大举所获奖项及成就等等,之后先照惯例剧透一番又历数译路坎坷,捡择作品四围闲言碎语,总算熬过一关,正文中同样不辍于“找不同”游戏,既搅扰视听又无甚意义,仿佛是为了耀示其对作品的熟稔程度,如若去除此等内容,想必无论于资源节约或于观感体验都大有裨益,说到底,译者是幕后工作者,不应喧宾夺主,时时念想出风头 。
《名利场(上、下)》读后感(三):你我皆是名利场里的傀儡
这本也是因为书虫英语系列才去读的原著,是本很好的书,但是我全程都是快速翻阅的 。其实作者的构思还是很棒的,作者把这一切描述为傀儡戏,而自己是傀儡戏的编剧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交代背景特别地全面和详细,克劳利家族、斯泰因勋爵,都是给我们展现的特别的全面 。也让我感觉到这些经历,可能就是作者本人真实的经历 。而从寓意上: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人生如戏,你我众人又何尝不是这一出出傀儡戏里的傀儡呢 。但是拥有上帝视角的作者本人,这位傀儡戏的编剧,在傀儡戏的解释和旁白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每次我刚刚沉浸下去就又被他搞出戏了,感觉还是挺影响阅读体验的 。这一点设计上,我个人认为是毁誉参半吧 。
从内容上来说,两位女主角艾米莉亚和夏普,我并不完全地讨厌她们,也做不到完全地喜欢她们 。我憎恨艾米莉亚的软弱无能,甚至有点绿茶,又赞美她的善良单纯 。我憎恨夏普不够脚踏实地、爱慕虚荣,又钦佩她往上爬的能力和刚强性格,还一直担心她这样拆了东墙补西墙一般的左右逢源能支撑多久 。两位女主角的形象对比而来,又总觉得她们应该是合二为一的才对 。最终的两人结局,也只能叫人扼腕叹息 。而诸位大的小的配角形象,也让人历历在目 。可见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当然了,作者讽刺意味明显,人物刻画的传神立体,人性的表露(趋炎附势,拜高踩低,争夺遗产,追逐玩乐享受,依附在男人身上的女性生活可悲)在当今社会如出一辙 。有些情节里,我真的都为当事人感到尴尬啊!!
另外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滑铁卢战役也是各有特色 。同一事件,不同的笔触就立意不同描述不同,这也算是读书的乐趣之一吧 。
【《名利场(上、下)》读后感1000字】这本书是速读的,但是也觉得很有味道,希望以后还能有时间和心性去逐词逐句、仔仔细细的再来研究一番 。
《名利场(上、下)》读后感(四):小说的目的是提供惹人喜爱的角色吗?
荣如德先生的翻译极其精彩,可以说为本书增添了许多趣味 。同时读某译本的《夜色温柔》,就令我灰心丧气,只好投降转去看英文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