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二十四桥是指哪24桥( 三 )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诗 。
“青山隐隐水迢迢 ,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说到扬州二十四桥 , 就无法回避一个千古之谜:它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至今未能解得开 。
扬州二十四桥的来源
二十四桥得名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 , 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 , 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
上个世纪50年代末 , 在扬州出西门向北行3-5里处,有一石桥和一木桥 , 两相近桥头的距离约24步 , 村里的长者都认为这儿就是“二十四桥” 。在他们幼小的时候,都有被长辈牵着小手“数数过桥”的经历:跨过一座桥,从一个桥头走向另一个桥头,“一步、二步……”一般都是二十四步 。照这种说法,“二十四桥”是两座桥的统称 。
二十四桥猜测
其实从宋代起,“二十四桥”便成了一宗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疑桉: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 。历代的辞典、诗词注解也都兼收两派之说,而不敢轻易取舍 。
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个初冬来到扬州,写下了《扬州慢》这一千古绝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二十四桥”似乎是指一座桥 。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 。最早对此作出解释的是宋朝大科学家沉括 , 他认为“扬州唐时最为富盛 。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 。”并在卷中从城区的汶河茶园桥起,到东面的山光桥止一一列出了桥名,但算来算去仅有21座桥的名称 。也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何处”二字 , 清楚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二十四桥绝不是一座桥 。
二十四桥争论
二十四桥的'姿那麽美二十四桥的月那麽妙历史上有没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究竟指的是什麽古往今来,多少风雅人士试图探个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种种:
1、“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桥,只因传说隋炀帝时,有24个美人月夜在桥上吹箫,故名“二十四美人桥” , 简称“二十四桥”或“廿四桥” 。到了清代,人们逐渐倾向于那原是一座桥的名称 。清代扬州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 , 一名红药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