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含义是什么


三十而立的含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三十而立”真正含义是立三样东西——立身、立业、立家 。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立身:不是指安身立命,而是指自我道德修养 。立身的另一种理解就是有一定的修养 , 古人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就好比这里所说的“立身” 。
立业:古往今来都是一样 , 三十的男人已经过了寒窗苦读的年龄,都是步入社会,有了自己的工作,且都工作了多年 。立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
立家:古代社会讲究“成家立业”,但是现代社会大多是立业后成家,这是人们思想的转变 , 也是现实压迫所致 。三十岁成家不早也不晚,正是合适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处要和善 , 将心比心把位换,如果自己不情愿 , 为何要让别人干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喜不愿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于他人 。“已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成功,就应该学会促进他人成功;自己想要进步,就应该帮助他人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他人,就是促进自己,他人的成功,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
答:“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