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当中的“齐”是什么意思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当中的“齐”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齐就是治理的意思
修身就是使自己具备足够的才华和美德,齐家就是去治理好自己的庄园,治国就是辅佐君主(或者是君主本人)治理好国,平天下就是在全世界的范围(那时候世界的概念就是长江流域以北的所谓"中国")内成就功业 。
中国人家族观念是很强的,因为以前那不仅是个人存在的基础群体,更是一个生产单位齐家,有管理家族事物,操持家庭,使家庭和睦的意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连这都摆不平,那报效祖国就是一句空话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解释:修身齐家 , 儒家的伦理政治 。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 。
出处:《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
示例:《野叟曝言》七四回:“太宗治天下却是贤君 , 若讲修身齐家,便几于禽兽之行 。这逼父内乱,是千真万确 , 罪无可逭的了 。”
近义词:韬光养晦
造句:
1上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至娶妻生子安稳度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
2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自己都朝不保夕,又何谈什么大理想 。
3六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4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家就一条规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对女子而言做好前面两个即可 。
5学一些做人的道理,虽不能入圣超凡,也可修身齐家做一个好人 。
6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孕育出中华儿女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价值取向,己达达人、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 。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物格而后知至的译文为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 , 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 。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 , 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 。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 。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 。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 , 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
《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 , 国治而后天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