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是怎么理解


“兵者,诡道也”是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意思为:用兵打仗是一种变化无常之术 , 需要运用种种方法欺骗迷惑敌人 。
出处:春秋战国·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 , 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译文: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 。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 。有利的可以引诱它,混乱的可以夺取它,坚实的可以戒备它,强盛可以避开它,气势很盛可以骚扰它 , 轻视的可以骄纵它, 隐逸的可以劳累它,亲近的可以离间它 。攻它无防备处,出击在它不留意时 。如此制胜方案,不可事先传出去也 。
扩展资料:


1、作品介绍: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 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
2、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 , 几近覆亡楚国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兵者诡道也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百度百科——孙武
诡:奇异 。欺诈 。道:原意是途径 , 引申为方法与计谋 。“兵者 , 诡道也”全句意思是: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之术,需要运用种种方法欺骗迷惑敌人 。
在孙子兵法里,诡道是一切战略的核心与基础 。简单的说,诡道就是“欺敌”,不断的制造玄虚,让敌人摸不透我方的真实意图,从而打乱敌人的战略思想,兵力部署和运行节奏,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就会由实转虚,由有备转化为无备 。
题库内容:
兵行诡道的解释
用兵可以实行诡异和诈伪的 战法。语本《 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 。” 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 水浒传 》第七九回:“ 闻焕章 谏道:‘堂堂 天使,只可以正理相待,不可行诡诈於人 。倘或 宋江 以下有智谋之人识破,翻变起来,深为未便 。’ 高太尉 道:‘非也!自古兵书有云:“兵行诡道 。”岂可用得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