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是不是鱼类,江豚是什么鱼?

1、江豚是什么鱼?江豚是我国的一个保护的野生鱼类,这珍稀野生动物的二等中国都是相当保护这些珍宝的 。

江豚是不是鱼类,江豚是什么鱼?

文章插图
2、江豚与鱼类的关系?江豚和鲸鱼一样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江豚不是鱼类,鱼类用腮呼吸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
江豚是不是鱼类,江豚是什么鱼?

文章插图
3、广西渔民捕鱼围到一群江豚,江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是保护动物?江豚长得和白鲸差不多,和海豚 , 鲸鱼是属于一个科目,也是哺乳类动物而非鱼类 , 江豚性格活泼好动,个子比较?。话闵钤诔そ敝?nbsp;, 还有海岸线附近的浅海区域,因为环境栖息地不断被人为所破坏,现在江豚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 成为了濒危保护动物,在长江沿岸的一些地方设有江豚保护区 。
前日在广西东兴的海域当中,有几位渔民在捕鱼的时候,竟然捕到了一群江豚,这一群江豚大概有十条左右,每一条个子一米多,当时在场很多游客看到了以后都非常的惊奇,毕竟很多人都没有看到过这一种动物,一开始这些渔民甚至还以为碰到鲨鱼了,实际上江豚也是和海豚一样,属于海洋当中的哺乳类动物,和鱼类并没有什么关系,江豚主要分布在河流和海洋当中 , 有时候长江里面也是可以看到江豚的 。
江豚属于海豚当中个子比较小的一种,头部也是看着很圆,和白鲸长得有一点像 , 上下颌的长度也差不多,江豚的北部是没有背鳍的,江豚主要生活在海岸线的浅水区,除了河流和海湾 , 在红树林沼泽地也有分布,江豚吃的食物主要包括海中的各种鱼虾,以及乌贼,因为江豚生活的海域往往都是浅海区域,所以这次渔民捕鱼的时候就恰好碰到了,一般它们是不会跑到深海里面去的 。
江豚主要以单独行动为主 , 就算是成群结队 , 往往也不会超过个位数,江豚和其他的海豚一样,也可以发出信号声音 , 主要是用来捕食,探测环境的时候发出,江豚和白鳍豚有时候也会碰到一起,江豚的性情也比较活泼 , 给人感觉特别的好动,江豚是我国濒危保护动物 , 因为近年来栖息地越来越少,加上水质的污染,如今江豚碰到的概率已经不大了,在我国长江沿岸的鄱阳湖 , 以及湖北洪湖,都有江豚保护区 。
江豚是不是鱼类,江豚是什么鱼?

文章插图
4、长江江豚是一种什么动物?长江江豚是一种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的江豚 。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 。俗称“江猪”,体型较小 , 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 。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 。寿命约20年 。
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 , 最多的有过87头在一起的记录 。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 。
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极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濒危物种 。2017年4月起,开展南京长江江豚的科学考察,此次考察研究将持续两年 。5月9日,“长江江豚升级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扩展资料:
哭泣的江豚
2012年春天,长江大旱 。新华社播发的一幅题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 。在位于湖北的石首天鹅洲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对江豚进行监测时,摄影师拍下了江豚眼睛里流出的一滴透明液体 。网友们惊呼:江豚哭了! 
长江江豚是否真的在哭泣 , 人们无从知晓 。但当时持续的干旱确实让这种珍稀动物面临生存危机 。干旱导致石首天鹅洲故道由原来的21公里缩短至10公里,保护区水位以每天30公分的速度急剧下降,水位线直逼4米的江豚生存底线 。
水位下降,造成了江豚的活动区域减?。媸庇懈榍车奈O?。水生植物大面积减少,鱼类繁殖能力下降,也让以鱼为食的江豚面临食物短缺 。
“就在干旱快要威胁江豚生存的时候 , 好在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 。但非法和过度捕捞、水体污染、航运、水闸和堤坝建设等因素,仍然使长江江豚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博士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一种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的江豚 。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 。俗称“江猪”,体型较?。?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 。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 。寿命约20年 。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 , 最多的有过87头在一起的记录 。长江江豚性情活泼 , 常在水中上游下窜,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 。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极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濒危物种 。2017年4月起,开展南京长江江豚的科学考察,此次考察研究将持续两年 。5月9日,“长江江豚升级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扩展资料:哭泣的江豚2012年春天,长江大旱 。新华社播发的一幅题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 。在位于湖北的石首天鹅洲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对江豚进行监测时 , 摄影师拍下了江豚眼睛里流出的一滴透明液体 。网友们惊呼:江豚哭了! 长江江豚是否真的在哭泣 , 人们无从知晓 。但当时持续的干旱确实让这种珍稀动物面临生存危机 。干旱导致石首天鹅洲故道由原来的21公里缩短至10公里,保护区水位以每天30公分的速度急剧下降,水位线直逼4米的江豚生存底线 。水位下降,造成了江豚的活动区域减小 , 随时有搁浅的危险 。水生植物大面积减少 , 鱼类繁殖能力下降,也让以鱼为食的江豚面临食物短缺 。“就在干旱快要威胁江豚生存的时候,好在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 。但非法和过度捕捞、水体污染、航运、水闸和堤坝建设等因素,仍然使长江江豚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博士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
长江江豚是哺乳动物 。
江豚是不是鱼类,江豚是什么鱼?

文章插图
5、江豚简介及详细资料 外形特征
江豚体型似鱼,长1.2~1.6米,全身灰黑色,头短,额部微突出,眼睛小,尾部扁平,无背鳍,很少跃出水面,仅背脊露出江面 。
江豚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 。现已不足1000头 。体长约125~190厘米,体重100~220千克,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江豚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 , 吻部短而阔 , 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 。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 。眼睛较小,很不明显 。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 。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 。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 。具有5指 。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 。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 。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 。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 , 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 。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 。它们的体色在死亡后才会变黑 。
水中嬉戏的两只江豚生活习性
跟其他的小鲸一样,它们的习性比海豚内向,不太容易见到 。
江豚不同地区的江豚性格也会有点不同(例如在香港生活的就比较害怕人类),有些地方的江豚会主动跟着船只一起游泳,但是大部分的江豚害怕船只,而不会靠近 。
江豚主要食物是鱼,但亦会进食虾及鱿鱼 。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万年,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 , 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江豚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 , 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等淡水中生活 。江豚喜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2~3只的小群 。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 。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 。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为回声定位信号 , 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 。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像羊叫,有的似鸟鸣 。它与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尔在一起共同嬉戏 。江豚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从4~20℃均能够正常地生活 。它的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 。侧游时尾鳍的一叶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从空中划过 。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动 , 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身体腾空,大部分露出水面,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全部身体都跃出水面,高度达到0.5米 。直立游动时,身体的三分之二都露出水面 , 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能够持续数秒钟 。
江豚图集
每当江中有大船行驶,江豚则喜欢紧跟其后顶浪或乘浪起伏 。它还会做出有趣的吐水行为,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 , 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 , 有时可将水喷出60~70厘米远 。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水下 , 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 。呼吸间隔一般为1分钟左右,但如果受惊 , 下潜的时间可达8~9分钟 。一般如果入水时不弓著腰,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就不会很久,但下潜时弓腰的幅度很大,则表示将要深潜 , 不会连续出水 。当顺流游动时,下一次出水的位置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10米左右,傍流时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时只能前进3米左右 。
如果即将发生大风天气,江豚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 , 露出水面很高 , 头部大多朝向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在长江上作业的渔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称为”拜风” 。这可能是天气变化之前气压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频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它的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 , 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 。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 , 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呼吸声也较大,有时嘴上还沾有污物,在水面激起数十厘米高的涌浪 。发现猎物后就向前猛冲,接着快速转体,用尾叶击水、搅水 , 驱赶鱼群,使其惊散 。接着快速游动,迅速接近猎物,头部灵活地转动、摆动以便准确定位 。咬住猎物后,将鱼头调整为正对着咽喉的方向快速吞下 , 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捕食,也有时将较小的数条鱼都衔在口中后,再一次吞下 。饱食后便缓慢地游动或悬浮在水中 。如果集体发现鱼群 , 就协调行动,彼此分开游动,潜水不深 , 游动方向不定,常伴有前扑和甩头的动作,将猎物包围 , 被追逐的数十至上百条银白色的小鱼被迫跳出水面,使水面一片银光闪闪,场面甚为壮观 。江豚捕食同时,空中盘镟的鸥类就会及时赶来,趁小鱼露出水面时不停地飞速掠过水面 , 抢食小鱼 。
活动范围
江豚分布范围较广 , 如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中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在中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长江等水域,在长江甚至能上溯
江豚的分布
江豚的交配从雄兽和雌兽之间的热烈追逐开始到交配结束,一般需要30~60分钟,一天之中可以出现十多次,而且昼夜不分 。雄兽在追逐雌兽时腹部及尾柄前后游动,有翻滚、侧游、仰游等多种姿势,水面常常被搅得波浪不止,水花四溅 。伴游时,雄兽和雌兽平行露出水面或潜入水中,身体不同部位触碰、相蹭 , 有时它们还用吻端相碰,吻触对方生殖部位等,逐渐引发交配 。当 *** 到一定程度后 , 它们将腹面相对,生殖裂靠近,雄兽将生殖器外露 , 继续相伴游动,直至雄兽的生殖器插入雌兽 *** 内,达到结合 。这时水面相对平静,大约2分钟之后 , 交配结束 。雄兽和雌兽缓慢地从水中上?。?然后分开 。
人工饲养的两头江豚分娩
分娩之前10天左右 。雌兽的呼吸频率逐日增高,食量渐减 。到分娩之前5天时乳裂、生殖裂逐渐涨大,张开,*** 外突 。游泳时常停止于水面,身体左右晃动,好像失去平衡一样 。分娩开始前约25小时 , 外 *** 进一步张开,*** 口有乳白色液体流出 。分娩时 *** 右上下急游、翻滚一次,大约持续2~3分钟后缓慢游动,间歇3分钟后再次急游 。每次急游时,雌兽便开始用力,这样幼仔就可以产出来一点,但一松劲的时候,仔豚就又缩进去了 。一直到一次间歇之后,雌兽突然持续用力,才将胎儿整体娩出,幼仔马上奋力向上游动,雌兽则腹面朝上 , 身体朝与幼仔相反的方向游动,拉断脐带 。幼仔顺势冲出水面,呼吸空气 。整个分娩过程大约历时约160分钟左右 。
出生
江豚的妊娠期是11个月,它们多会在晚春至早夏繁殖 。当小江豚生下来后,它们会黏着江豚妈妈的背部,跟随着母亲畅泳,而小江豚会在六至十五个月内断奶 。江豚的雌兽每年4~5月份为产仔期,初生仔豚长约70厘米 , 每胎1仔 。
养育
雌兽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 , 非常有趣 。驮带时,幼仔的头部、颈部和腹部都紧贴著雌兽斜趴在背部,呼吸时幼仔和雌兽相继露出水面 。幼仔长大一些后,雌兽就常用鳍肢或尾叶托著幼仔的下颌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游动,呼吸时也相继露出水面 。携带的方式更为常见,雌兽和幼仔靠得很近 , 相距大约5~10米远,但身体并不接触 , 也是前后相继露出水面 。授乳时,雌兽和幼仔常出没在水较浅、较缓的区域,雌兽身体稍微侧向一边 , 将一侧鳍肢的露出,幼仔则紧贴雌兽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时间大约为5~10分钟 。有时雄兽也参与抚养幼仔,让幼仔游在雄兽与雌兽之间 , 但一般更靠近雌兽,”一家子”在水中同时沉?。?几乎平行地露出水面 。江豚雌兽的母性极强 , 如果幼仔不幸被捕捉 , 雌兽往往不忍丢弃
现今认为江豚可分为三个亚种: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phocaenoides,分布印度洋沿岸及香港普遍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分布长江、湘江、赣江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sunameri,分布韩国及日本
种群现状数量下降状况及原因
2006年,中国联合7个国家调查长江干流江豚,为1200多头,种群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 。宜昌到上海水域,野生江豚数量平均每年下降6.4%,如果不加以保护,估计多年后,野生江豚将灭绝。
江豚的处境
江豚是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 , 近20年来种群量快速衰减 。资料显示,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科学考察组经一个多月调查发现,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2011年,它们的数量可能仅为1000余头,洞庭湖仅剩85头江豚 。长江中江豚的数量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还要少 。截止2012年,长江江豚的数量只剩下1200头,如不抓紧保护,长江江豚预计将会在10~15年出现功能性灭绝。
“江豚跃浪亮晶晶,远古游来淡水鲸;物种濒危须保护,它和人类是良朋 。”江豚是对海水、淡水均适应的小型豚类,由于它在分布上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所以江豚在研究鲸的进化发展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它的肉可供食用,皮可制革 , 油脂是治疗烫伤的特效药 。江豚还有较大的观赏价值 。由于江豚其本身的可利用价值极高,所以长期以来都被许多不法商人抓捕杀害以获得自身的利益 。江豚走向濒危的路还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江湖淤积、食饵减少等给江豚的繁殖与生长带来了威胁 。加之,滥捕对亲豚和幼豚杀伤力极大,导致长江、洞庭湖江豚资源锐减 。截止2012年,因为长江流域水体污染加剧、人类肆意采挖江砂、非法使用渔具等原因,长江江豚的生存和繁育受到严重影响 。
面临灭绝
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长江流域的江豚约有1800头左右,近几年来 , 这一数量进一步减少 。
这次长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 , 长江干流总共发现长江江豚380头次;加上2005年在鄱阳湖和洞庭湖科考中发现江豚540头次 , 当时全流域约有920头 。
2012年 , 长江流域多个江段出现江豚死亡事件,洞庭湖、鄱阳湖、干流鄂州江段、安庆江段、南京段等总计发现30多头江豚死亡 。
2001年,中外科学家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从此江豚成了长江里唯一的淡水豚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克雄说,如果种群数量锐减得不到改善,未来15到20年江豚可能灭绝 。
国际淡水豚类专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介绍说,食物链中间环节的生物灭绝可能造成食物链崩塌,作为长江生态系统里的顶级物种 , 如果江豚也消失,则标志著整个长江自然生态的健康状况发生严重改变,水生物种消亡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
王丁说:”从生物学意义看,白鱀豚、白鲟、鲥鱼等相近物种,几乎同步走向灭绝,这意味着长江生态在一段时期里发生了严重突变 。”
原因考察
造成江豚数量减少的原因与造成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的原因相同,主要就是人类活动 。
经常在江面上作业的挖沙船 , 就是一个实例 。这些挖沙船对生态环境破坏特别严重,对白豚、江豚的影响非常大;水质污染和水利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江豚的生存环境 。此外,沿江非法悬挂渔网、长江机动船螺镟桨、野蛮的无差别捕鱼方法都使得江豚被诱捕、杀死 。随着电捕鱼规模的扩大和冬季炸鱼的盛行,江豚被电死和炸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迷魂阵(湖里圩堤边相对平浅的湖面上,沿线设定着一道道网阵,竹杆牵拉着一张张大网,向湖内延伸,圈出一大块水域)也属于非法渔具,江豚经常会误入迷魂阵而死 。
同时,专家指出,食物资源锐减、长江航运、污染排放,是导致流域物种消亡的三大”杀手” 。
专家介绍 , 长江中下游流域内,包括两湖流域,渔民的酷渔滥捕导致渔业资源大幅减少 。”各种捕鱼的’迷魂阵’甚至把 *** 增殖放流的鱼苗都捞了起来 。”
受伤的江豚
“对于江豚这样的水生哺乳动物 , 长江里繁忙航运也是导致它们死亡的重要原因 。”王丁说,江豚和白鱀豚一样主要依靠声呐回声定位 , 轮船螺镟桨的声音会误导江豚,最终导致被螺镟桨绞死或者绞伤 。
采访人员在一些死亡江豚的照片上看到,那流线型的身体上满是一道道被螺镟桨以及滚钩渔具划伤的痕迹,看了让人心疼 。
科考队成员、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豚项目官员张新桥介绍说,长江干流,尤其是下游区域货船作业密度非常高,平均每半小时有近50艘货船 。而在镇江至江阴江段,半小时货船密度105艘 。
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保护区的核心区不应该建设生产性设施,但是科考人员沿途却发现,很多豚类保护区成了航运要道 , 航运、渔业等活动很难避免 。
一些江段隔不远就有采沙点、工厂、码头,机声隆隆,一片繁忙 。沿江两岸的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造船厂、拆船厂、危化码头等重污染企业也很多见 。
掠夺性开发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水质污染 。每年注入长江的废污水320亿吨到340亿吨之间 。”废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小幅增加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穆宏强说 。
此外,专家认为,长江上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 , 阻断了一些洄游水生生物的生命通道,也破坏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栖息地 。还有长江两岸越来越多的水
泥护坡,王丁说:”这些正在打破原先那个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的生态系统 。”
保护情况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VU)
江豚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属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 。2006年,中、美、英等6国科学家组成”长江淡水豚科考调查组”在长江1700公里的江段寻找白鳍豚 , 最后得出结论: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 江豚数量锐减,仅剩1800头左右,数量少于大熊猫 。并警告说,长江豚正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很可能在2035年降至200头,达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标准 。
女孩为江豚流泪实行禁渔令
2008年《科学》杂志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 。并发表题为《保护长江生态的最后一次机会》的文章,对长江豚类日益严峻的生存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说 , 江豚数量以每年5%的幅度下降 。而人类活动则是造成江豚灭绝危机的重要原因 。江豚很可能会在15年左右灭绝 。相关专家正在呼吁长江流域内实行10年的禁渔令 。
许多迹象也表明,如今的长江越来越不适合江豚的生存,与其说她是养育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生命河””母亲河”,不如说她更像一条人工运河 。王丁表示,她的自然属性正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渠道化”和经济属性 。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长江沦为一条只供轮船航运和废污排放的人工运河,那么发源于斯延续几千年的文明何以为继?如果长江江豚这个标志性物种灭绝 , 那么同为哺乳动物的人类何以生存?”王丁说 。
江豚在水里嬉戏
如何保护江豚?如何保护长江生态?如何防止文明断裂?这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拷问 。
穆宏强认为 , 实现经济成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今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不予立项,一些落后的产能必须被淘汰 , 使经济成长与长江生态承受力趋于平衡 。”
对于江豚而言,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均需进一步加强,要提升对江豚人工繁育的科研投入 。王克雄说,与大部分江段数量减少不同,部分经济活动少的就地保护区江豚保护较好 。
专家呼吁,对长江实行全面禁渔制度 。统计数据显示 , 长江捕捞量一年10万吨左右,不到市场需求的三十分之一 。水产养殖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能有5到10年的休养生息,长江渔业资源乃至整个长江生态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改善 。”曹文宣说 。
设立保护区
“江豚跃浪亮晶晶,远古游来淡水鲸;物种濒危须保护,它和人类是良朋 。”中国对”活化石”江豚的科学研究,起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在中外有关学者专家的呼吁推动下,中国第一个长江江豚保护区–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在安徽铜陵建成并投入研究工作 。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 , 围绕着对江豚的活捕、饲养、繁殖和栖息地保护,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经国务院批准 , 保护区已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豚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因此捕杀江豚的数量与日剧增,再加上过度捕捞、航运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 , 使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 。不过,由于江豚原有的野外数量尚多,所以当中国对白鳍豚、江豚和其他水生动物采取了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便有所回升,在长江的江面上时常会出现数十只,逆流而上,在滔滔的江水中戏水玩耍 , 黑色的脊背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江水之中,起起伏伏,转体灵活,情景颇为壮观 。更为可喜的是 , 过往船只纷纷为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表现了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
科研人员在为江豚体检有关诗句
早在20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它们的近亲就在长江中生存繁衍 。东汉许慎(公元58~148年)在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就有”鱼(即江豚)出九江,有两乳”的记载 。
作为哺乳动物,江豚用肺呼吸 , 在大风大雨到来之前,因江面起雾气压变低,它们需要频繁地露出水面”透透气” 。以前的渔民将江豚视为”河神”,只要江豚出来朝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俗称”拜风”,就意味着有大风暴要到来 , 这几天渔民是不宜出门捕鱼的 。因而古今诗人对其作出一些有名的诗句 。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唯有青山似洛中 。
岳阳楼别窦司直( 句 )
韩愈
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 。
江豚诗
孔武仲
黑者江豚,白者白鬐 。状异名殊,同宅大水 。渊有群鱼 , 掠以肥已 。
是谓小害,顾有可喜 。大川夷平,缟素不起 。两两出没,矜其颊嘴 。
若俯若仰,若跃若跪 。舟人相语,惊澜将作 。亟人湾浦,踣墙布筰 。
俄顷风至,簸山摇岳 。浪如车轮,氛雾相薄 。舟人燕安,如在城郭 。
先事而告,昭哉尔功 。鳄啖牛马,头象鼍龙 。暴殄天物 , 安得尔同 。
于人无害,所欲易充 。暴露形体 , 告人以忠 。又多膏油,以助汝工 。
江湖下贫 , 机杼以农 。鸟鹊知风 , 商羊识雨 。大厦之下,风雨何苦 。
岂知舟航,方在积险 。以尔占天,蓍蔡之验 。古之报祭,不遗微虫 。
孰扬尔烈,登荐蜡宫 。世不尔好 , 复惟尔恶 。我作此歌,为昭其故 。
咏江豚二题
余亚飞
江豚卜风 水中结队江豚跃,逆顶波涛破浪心;见此景观应有备,大风不久要来临 。
保护江豚 江豚跃浪亮晶晶,远古游来淡水鲸;物种濒危须保护 , 它和人类是良朋 。
相关新闻
江豚惊现群死事件 从2012年3月3日到4月17日的43天之内,洞庭湖区域却发生12头江豚死亡事件 。中科院水生所豚类研究专家王丁在接受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12头的数量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这将预示著洞庭湖江豚有可能成为长江流域最早灭绝的种群 。整个长江流域这一物种也仅仅只剩下约1200头左右,其种群数量甚至已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江西鄱阳湖是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约300~500头,占整个长江流域江豚数量的三分之一 。
一头死亡江豚
南京江豚惨死
2012年5月21日 , 南京下关区金陵船厂附近江面,发现一头已经死亡的幼年江豚,这是南京2012年发现的第二头死亡原因不明的江豚 。
2012年10月10日,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发现一头死亡江豚,距离上次12头江豚集体死亡约半年时间 。据了解,整个洞庭湖50余头江豚 。
“感谢爱豚基金”正式成立
来自武大绿舟环保协会的志愿者向张靓颖展示了在”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活动过程中制作的视频 。会长宋金晶向靓颖介绍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及心得时宋金晶同学谈到,团队通过前面的调研活动发现,生活在长江周边的居民对江豚都比较了解 , 但十分缺少对于江豚减少的原因与自己的联系的认识,希望通过WWF保护江豚的活动能让他们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宋金晶同学代表武大绿舟,将两只分别名叫”珞珞”、”珈珈”的白鱀豚玩偶以及团队制作的海报赠送给了张靓颖 , 表示希望江豚今后不要重蹈白鱀豚的覆辙 。
2013年6月25日,张靓颖在北京举办采访人员会 , 宣布与白鳍豚保护基金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感谢爱豚基金”正式成立,并发行《感谢》公益单曲碟(EP) 。作为WWF长江江豚保护大使,张靓颖现场将首笔专项款80万元的捐赠支票郑重交付给武汉白鳍豚基金会,宣布”感谢爱豚基金”正式启动 。
张靓颖为
设立国际淡水豚纪念日
2009年10月19~24日 , 亚洲淡水鲸类保护论坛在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召开 。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国,高棉 , 孟加拉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这七个国家的豚类保护专家共聚一堂 , 商讨亚洲淡水豚类的保护大计 。在会上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 *** 官员H.Awang Faroek Ishak建议亚洲国家将10月24日做为国际淡水豚纪念日 。
保护措施
【江豚是不是鱼类,江豚是什么鱼?】 目前,江豚资源量已不足2000头,且仍在持续下降 。因此,加强江豚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我国虽已将江豚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尚无其他配套保护措施 。因此设立江豚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驯化繁育研究 , 采取放流幼豚增殖资源 , 确保江豚世代繁衍,这项措施对于江豚能否离灭绝更远一点意义非常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