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液是什么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什么


层析液是什么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什么

文章插图
层析液是生物学中,植物光合作用分辨色素的的一种液体 。或者是化学中用于萃取的液体 。
层析液的作用是溶解样品,作为样品的载体 。
原理: 溶解度大的物质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离液面较远;溶解度小的物质在滤纸上扩散的慢,离液面较近 。
这个不好说吧……应该是根据实验而定
我记得我们当时从番茄酱中,利于薄层层析分离叶黄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
我们当时用的是硅胶G(Gypsum)做的硅胶板,展开剂用的是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比例在9:1到12:1的范围 。因为三种色素的极性强弱不一样,所以用混合展开剂更容易分开 。
我觉得原理就是,相似相溶 , 以及不同的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一样 。硅胶板本身是极性的,于是极性较强的化合物更容易吸附在板上;而展开剂一般选用极性较弱的 , 这样,极性较弱的有机物就会溶解在展开剂里 , 爬到板子上方 。
常用的展开剂有:戊烷、四氯化碳、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极性逐渐增加 。
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度等因素来考虑 。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对化合物的洗脱力也越大选择展开剂时,除参照表列溶剂极性来选择外,更多地采用试验的方法,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试验:
①若所选展开剂使混合物中所有的组分点都移到了溶剂前沿 , 此溶剂的极性过强;
②若所选展开剂几乎不能使混合物中的组分点移动,留在了原点上 , 此溶剂的极性过弱 。
当一种溶剂不能很好地展开各组分时 , 常选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 。先用一种极性较小的溶剂为基础溶剂展开混合物,若展开不好,用极性较大的溶剂与前一溶剂混合 , 调整极性,再次试验,直到选出合适的展开剂组合 。合适的混合展开剂常需多次仔细选择才能确定 。
丙酮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 。由于其毒性低 , 代谢解毒快 , 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 。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 。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 , 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
1、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 。2000~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