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的爱国古诗( 四 )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 。
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 壮志 。
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 。
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 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 大夫,礼部郎中 。
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 。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
他勤于 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 。
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
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
【创作背景】 六十八岁的放翁,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 。
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 。
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 。
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 。
这里选了其中一首 。
[内容评析]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 。
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 。
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
「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更含无限酸辛 。
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
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
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 。
遗民苦盼,年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 。
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 。
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对于诗歌艺术颇多会心之论,他曾以小幅绘画为喻,揭示绝句短诗含蕴深广意境的特点,是很有启发性的 。
其说见《姜斋诗话》卷二: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 。
”一“势”字宜着眼 。
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 。
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 。
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 。
在方尺的画幅中,收摄万里的风光,决不是将山河城郭按比例缩小而罗列于纸上 。
艺术作品塑造了生动的典型形象,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虽着墨不多,而意境则浩无际涯,颇难以道里计 。
不过王夫之认为只有盛唐绝句能得意余言外的妙境,则未必尽然 。
他所举崔颢《长干行》,含情脉脉,蕴藉有致,实为诗意之一境,如司空图《诗品·含蓄》标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前人论诗歌意境的,常常向往于这种境界 。
清王士禛的崇尚“天外数峰,略有笔墨,意在笔墨之外”(《蚕尾续文》),便是例子 。
然而,我们还可以看到,别有一种凌云健笔,龙腾虎跃于尺幅之上,而气吞万里,有如司空图所云“真体内充”,“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诗品·雄浑》)的风概,一般出于长篇歌行或律句,而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二》也深得其妙 。
此诗仍属绝句,其为咫尺有万里之势,与崔颢《长干行》相比照,似乎更当得起“墨光四射,四表无穷”的崇高评价 。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 。
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
【古代爱国诗词】古代爱国诗词只要诗词,不要网址!!!谢谢!!!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